遭受痛击的帝国舰队陷人恐慌,企图从另一个方向脱逃。不过安德拉修的舰队早已挡住他们的退路。
原本想先发制人,结果却落得挨打的帝国军,如今只能想尽办法躲过敌人的攻击。他们除了向内侧退避别无他法,因为一旦突
在外,势必成为敌军集中攻击的箭靶。
安德拉修应该攻的。而他也这么
了。他以极度自信之姿,从指挥席上站起来,以
亢的嗓音下达指令:
同盟军的火力像一面光墙般朝帝国军直击而来。帝国军的驾驶员们还来不及发警报,左翼舰队便被卷人了如千军万
般倾
而来的炮雨中。顿时,数百座
合炉同时爆发,爆炸的闪光又形成了另一堵光墙。
另一方面,尽同盟军将帝国军团团包围,但由于兵力不足无法形成结实的
垒。因此,如果帝国军将剩余的兵力编制成纺锤状或圆锥状的阵形,集中攻击某一
,或许半数以上的舰队还有机会脱逃,可惜他们没有采用这个策略。当然、这得归功于林·帕欧和尤斯夫·托波洛苦心设计的包围战。在同盟军穷追猛打、不断缩小包围网的战术下,造成帝国总司令心理上极大的压力、陷人恐慌的状态,最后连指挥系统都跟着瓦解。
虽然握德舰队所保有的火炮总计有四二万二七*O门,不过运转率仅有75%,舰队将可利用的三十万门火炮一齐发动攻击。刹时,密集的白光束在黑暗的空域中形成了一
的火网。
帝国军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球状的阵形越缩越小。相对的,敌人的包围网却越来越厚实,攻击效率也一次比一次。同盟军舰队火力全开,发挥致命的破坏力与杀伤力,帝国军的一艘舰艇被击中后,立即化为一团白
的火球。有的船舰因为距离过近,发生连锁爆炸,有的则是受到爆炸
的影响失去控制,无法躲避敌人的攻击。
就这样,帝国军的阵列变成了密的球状阵形。可是这
消极的产
,只是让问队失去主动的行动力,变成被动挨打的活靶
罢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战斗变成了一场血腥的猎杀,每一秒钟都会有大量的生命沦为无情炮火下的冤魂。
一第一命令、攻!第二命令、
攻!第三命令、还是
攻!”
七月二十一日,O时四0分。涅史密斯·握德中将舰队对帝国军左翼发动第一波攻击。
有的舰队瞬间化为灰烬、有的变成一团火球、有的拦腰炸开。有的则是组员全数丧生,船舰失去控制开始漂浮。
了。
原本事慎重的安德拉修就是因为这简单而
烈的命令,奠定了“勇将”的声望。而且这
命令完全正确。陷
混
与恐慌的帝国军试图找
敌人兵力较弱的
分,杀
重围。但是在整然有序而且火力凶猛的安德拉修舰队的炮轰下,帝国舰队完全无力招架,哈森克里佛就是在这个时候搭棚狼狈脱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