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愚人船(2/2)

这就是维克多,全行星最有名的科学通讯员(他的崇拜者这么看),通俗科学家(同样,他也有无数诽谤者。虽然大家都尊敬他的才智,也免不了有时骂上几句。)不少人拙劣地模仿他那绵绵的中太平洋音,上镜的夸张动作。重又行的络腮胡风尚也应该归功(归咎)于他。

拉女士是个作家,但是不常在电视访谈节目面,也不搞签名售书。她那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们恐怕不会认她来的。她的文学成就曾是四十年代的大门之一。研究古希腊神祗的学术著作本来不太可能成为畅销书的,但是穆拉女士把那些永远令人着迷的神话与当前的太空时代合到一起。一个世纪以前仅为学者所知的许多名字,成为有教养的时髦标志。每天都有甘尼第,卡里斯多,伊娥,泰坦,伊阿佩图斯传回的新闻。还有更多的稀罕名字:卡尔梅,帕茜菲,西伯利昂,菲比…如果她没有集中描写诸神之父,朱庇特·宙斯的复杂家关系,她的书是不会获得那么大的成功的。还靠一运气:一个天才的编辑把原来的书名《奥林匹斯之景》改成《天神凡心》。一些人后悔自己没有赶上这机会,所以不无嫉妒地称该书为《奥林比娅的诱惑》。

“我得想想,”穆拉女士未卜先知似地说。“也许该个第三版了。可那要等回到地球才知…”

都不奇怪,是玛姬姆(同伴们这样说以表示亲)带使用“愚人船”这个说法的。维克多·威利斯急急忙忙地就采纳了,很快发现历史相似得很有趣。一个世纪以前,凯瑟琳·安·波特曾与一群科学家、作家同乘一艘远洋客去观看“阿波罗十七号”的发暨第一期月球探险的结束。

伊娃·莫琳倒是偶尔从小单元来,在林荫大街不为人注意地溜达一圈。让迪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最烦心的,是他正好比平均低十公分。这也许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他那么喜成千响乐,它是实况还是合成的。然而他的形象并未得到改善。

克里福德·格林伯格与玛格利特·穆拉也可以算作“无名英雄”一类。当他们返回地球以后,情况就该大不一样了。前一位是第一个星登陆者,生就一张普普通通的快活面孔,不容易让人记住,而且,他作为新闻面人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六个贵客当中,当然数他最抢。弗洛伊德早已不拿自己当名人。他有讽刺地称其他几个人是“五魁首”

有人把这说给她听。

要好得多,”史密斯船长向他们保证过“比起达尔文在‘贝格尔号’吃的东西。”

维克多·威利斯立刻挑刺儿:“他怎么能知?顺便说一句,‘贝格尔号’的大副回到英格兰就抹了脖。”

“长那么多胡的男人,”有人这么批评。“一定是想掩盖很多东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