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核武器放在可移动的浮岛要塞上,也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保证全面的核反击战略安全。
建立一个真正全面立体的核威慑体系,而浮岛要塞上面自带的小型铁幕装置,更是能够帮助浮岛要塞抵御一轮的核打击,浮岛要塞上面的核弹发射井,也就能够从容不迫的进行核反击。
而浮岛要塞上面的防御,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和任何一个国家的航母战斗群一样,防生化以及核辐射,都是重中之重。
否则一颗核弹下来,就彻底摧毁整个舰队的作战能力,那岂不是太脆弱了。
类似美国的航母,更是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高强度的防辐射演习,将核弹来袭之后的一些必须要做的科目,全都烙印在每一个士兵的脑海中。
浮岛要塞也是一样,虽然有铁幕装置,但是在铁幕装置之后,核辐射的残留,依然会对浮岛要塞上的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因此铁幕装置过后,所有人都需要做好防核辐射的工作,然后开始清除浮岛要塞上所有残留的核辐射。
面对生化武器也是一样,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保证,到时候浮岛要塞上的所有人,都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当蔡睿宸走入控制室的时候,浮岛要塞在第一时间的陪伴下,正在缓慢的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控制室内,蔡睿宸进来并不打扰里面正常的工作秩序。
浮岛要塞如此庞大的一座综合要塞,整个控制室内却连二十个人都没有。
事实上,这一点也不奇怪,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操作根本都不需要太多人的进行操作。
就好像尼米兹航母一样,整个航母的运转需要两千多人来进行,但是到了福特级就只需要一千来人就可以了。
而红警兵团的超级航母,更是减少到只需要几百人,就可以将整个航母运转起来,并且保持时刻的战斗力。
而整个长达八公里,宽达两公里的浮岛要塞,维护的工程人员很多,而实际上,操作整个浮岛要塞的人,只需要二十个人就足够了。
整个浮岛要塞的操作和驾驶,都只在一个人的身上,剩下的十九个人,都是信息和数据相关的,主要是进行人员的数据分析。
雷达,天气,海洋气候,浮岛要塞整齐运行情况,都需要人工来监控,智能系统在这些方面,起到的也只是辅助作用。
有些东西是很难用固定的程序来进行数据对比和运算的,在很多岗位上,人工智能系统一样无法彻底的取代人类。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也都是需要人类来操控,再先进的人工智能都是一样,人工智能以目前的科技来说,根本无法真正具备与人类一样的全面思维,只能是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来决心分析出来的数据结果。
哪怕是基地也是一样,只是基地之所以具备完全不逊色于人类的地方,也只是相对来说,数据系统比较全面而已。
不过作为辅助的工具,目前基地的多个人工只能,确实是能够给红警兵团带来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