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哔叽长袍的,咬耳朵说话。
孙排长有点不大自在,但还是把照例的话说一遍:
“奉连长命令,军队驻扎的地方,不准随便乱闯。老百姓不懂规矩。赵镇长,你得出个布告。完了。”
尖下巴老鼠眼睛的那一位,这时踅过来向孙排长敬了一枝香烟。孙排长接了烟,举手在帽檐一碰,转身就要走了。可是那尖下巴忙拦住他,说道:
“喂,这位官长,不要忙,请坐,喝茶,有一件事…”
“他是孙排长!”
站在屏门前的赵克芬突然插这一句,就跑进去了。
“哦,哦,孙排长——”那尖下巴接着说。“刚才你们不是捉了一个人去,说他是汉奸么?”反手指着那个穿哔叽长袍的“他可以具结担保。”
“那得请示连长。”
“对,对,”赵朴斋接口说“自然要请示连长啊!”穿哔叽长袍的也走过来了,他拉了那尖下巴一下,说:
“王保长,多言无益,回头我们找他们连长就得啦!我们清清白白的,怕什么!”
“不过,先和这位孙排长谈谈也好。”这样说的时候,尖下巴王保长很热心地就拉着孙排长走到大厅的一边去了。
赵克久闷闷地看着,却也懒得问。他慢慢踱到厅外石阶上,仰天作了两次深呼吸,最后又走下石阶,到了大门口,想到街上去看看,却也觉得无聊,便又踅回,从大厅旁边的备弄一直走到后进的厢房,这是他们一家人平时聚集的地方,也是饭厅。
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老式的火油挂灯撒下了淡黄的柔光。一家人全在这里了,除了赵朴斋;一家人等他来了就开饭。朴斋太太坐在她常坐的太师椅里。她的大儿子克勤的老婆徐氏抱着半岁多的小英正在喂奶。小良跪在一只方凳上,爬在桌边,拿一双筷子当作鼓槌,使劲地敲着。
“做镇长有什么好处?赔工夫,赔小心,还得赔钱!”朴斋太太自言自语说,但好像又是说给克芬听。“军队来了,要什么都找镇长。稻草呀,床板呀,这样,那样,——镇长家里可没有聚宝盆呀!”
克芬坐在小良去年吃饭时常用的高脚椅内,俯着上半身,拿一个绒线球晃来晃去,逗着那小英。这小女孩刚吃饱了奶,伏在母亲怀里,乌溜溜的小眼睛望住那绒线球,看见它晃来了,就快活地笑着。
“阿芬!你又坐小良的高脚椅了!”朴斋太太的话头忽然转了方向。“两边的扶手也是你弄松了的,刚修好。你不好坐规规矩矩的椅子么,一定要坐它!”
“坐坏了也就算了,”克芬顽皮地回答“小良大了,已经用不到了。”
“小良用不到,还有小英呢!明年这时候,小英就用得到了,这都要用几代的!”
“妈,你还想得那么远呀!”坐在一旁沉默了半天的赵克久忽然说。“人家已经在逃难了!镇上的难民可不是新龙华来的么?”
“你们逃难,我不逃!”朴斋太太生气了,她那严峻的眼光从克久脸上移到克芬脸上,然后又回到克久那边。“听说跟日本鬼子打仗了,你和克芬就快活得发了疯似的!打仗给你们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