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两次会议上,大家的民主神,表现得特别的明显。第一次会议,由研究科的科长提议:“以后工友对职员须改呼老爷以别尊卑,而正名位。”提案刚一提
,就博得
席人员全
的
烈拥护。大家鼓掌,并且
了一分钟的
呼。议案通过。
裘委员很有学问。据说,他曾到过英各民主国家考察过政治;现在,他每逢赶场(金光镇每逢一四七有“场”),买些地瓜与红苕之类的东西,还时时的对乡下人说一两个英文字,使他们莫名其妙。
照例,馆长发言以后,别人都要沉默几分钟。仙馆的(金光镇的也如此)民主
神是大官发表意见,小官们只能低
不语。
时候,用手杖打过工友们的脑壳,而没有打过科长科员,这神是很可佩服的。
在我们的这个民主世界——金光镇——里,要算裘委员最富于民主神。他是中央委员,监察委员,还是立法委员,没人说得清。我们只知
他是委员,而且见面必须
声的叫他裘委员;我们晓得,有好几个无知的人曾经吃过他的耳光,因为他们没
声的喊委员。
大家依然低不语,议案通过。
二
馆长相当的能,把这件事
理得很得法。他挽留大家。而给科长记了一过。同时,他撤销了添设门警的决议案,而命令馆长室的工友:“每天在我没来到的时候,你要在大门外等着;我一下
竿,你要敬礼,而后
声喊:馆长老爷到!等到我要
去的时节,你必须先跑
大门去,我一
门,你要敬礼,
声喊:馆长老爷去!看情形,假若门外有不少的过路的人,你就多喊一两声!”
“那,我叫总务科多派一个工友帮助你就是了!”
大家又低无语。
副馆长这一质问,使大家不由的抬起来,他既是山东人,敢说话,又和本镇上宪兵队长是同乡,所以理直气壮,连馆长都惧怕他三分。
这样,一场小小的风波,就平静无事了。在其中充分的表现了民主神,还外带着有
人
主义似的。
“这一案为通过!”馆长发了命令。
不过,中时时往外
洋字,还是小焉者也。裘委员的真学问却是在于懂得法律与法治。“没有法治的
神,中国是不会
起来的!”这句话,差不多老挂在他的嘴边上。他
讲“法”他的屋中,除了盆
罐
而外,都是法律书籍,堆得
着了天
板。那些满印着第几条第几款,使别人看了就
疼的书,在裘委员的
中就仿佛比剑侠小说还更有趣味。他不单读
工友连连的称是。“可是,馆长老爷,我的事情不就太多了吗?”
副馆长没再说什么,相当的满意这个办法。
“这个…”馆长想了一会儿。“这好办!本馆长大门警察须碰两次鞋跟,遮两次眉
。副馆长
呢,就只碰一次,遮一次,以便有个区别。”
这可惹起来一场风波。散会后,研究科的学者们由科长引衔全辞职。他们都是学者,当着馆长的面,谁也不肯发言,可是他们又决定不肯牺牲了享受敬礼的尊严,所以一律辞职。他们也晓得假若辞职真照准的话,他们会再递悔过书的。
副馆长慢慢的立起来:“馆长,请问:馆警是专给馆长一个人行礼呢,还是给大家都行礼呢?”
第二次会议,由馆长提议,大门外增设警卫。他的理由充足,说明议案的词藻也极漂亮而得:“诸位小官们,本大官在这金光镇上已住了好几年,论
分,官级,学问,本大官并不比任何人低;可是,看吧,警察分队长,宪兵分队长,检查站站长,
恭
敬的时候,都有人向他们敬礼,敬礼是这样的,两个鞋后跟用力相碰,
笔直,双目注视,把右手放在眉
旁边。(这是一
学问,
恐大家不晓得,所以本大官稍加说明。)就是保长甲长,
门的时候,也有随从。本大官,”馆长声音提
,十分动
情的说:“本大官为了争取本馆的
面,不能不添设馆警;有了馆警,本大官
的时候,就也有鞋后跟相碰,手遮眉
的声势。本大官十二万分再加十二万分的相信,这是必要的,必要的,必要的!”馆长的
上
了汗;坐下,用手绢不住的
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