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沅陵的人(2/5)

那一排渡船,船上的手,一看去,几乎又全是女,过了河,得城门,向长街走走,就可见到卖菜的,卖米的,开铺的,银匠的,无一不是女。再没有另一个地方女对于参加各事业各生活,得那么普通那么自然了。看到这情形时,真不免令人发生疑问:一切事几几乎都由女来办,如《镜缘》一书上的女儿国现象了。本地的男,是去打仗,还是在家纳福看孩

他不是姓张,就是姓李(他应当姓李!一个典型市侩,在商会任职,以善于拍混行署任名誉参议),会告你,辰州符的灵迹,就是用刀把一只颈脖割断,把它重新接上,,向地下抛去,这只即刻就会跑去,撒一把米到地上,这只还居然赶回来吃米!你问他:“这事曾亲见过吗?”他一定说:“当真是见的事。”或许慢慢的想一想,你便也会觉得同样是在什么地方亲见过这件事了。原来五十年前的什么书上,就这么说过的。这个大人是当地著名会说大话的。世界上事什么都好像知得清清楚楚,只不大知自己说话是假的还是真的,是书上有的还是自己造作的。多数本地人对于“辰州符”是个什么东西,照例都不大明白的。

可是旅行者这好奇心会受打击。多数当地人对于辰州符都莫名其妙,且毫无兴趣,也不怎么相信。或许无意中会碰着一个“大”人魄大,声音大,气派也好像很大。

不过一个旅行者自觉已经来到辰州时,兴味或不在这些平常问题上。辰州地方是以辰州符闻名的,辰州符的传说奇迹中又以赶尸著闻。公路在沅南岸,过北岸城里去,自然盼望有机会明白一下这老玩意儿。

对于赶尸传说呢,说来实在动人。凡受了新教育,血里骨里还浸透原人迷信的外来新绅士,想满足自己的荒唐幻想,到这个地方来时,总有机会温习一下这传说。绅士、学生、旅馆中人,俨然因为生在当地,便负了一不可避免的义务,又如为一天赋的幽默同情心所激发,总要把它的神奇重述一番。或说朋友亲戚曾亲见过这事情,或说曾有谁被赶回来。其实他依然和客人一样,并不明白,也不相信,客人不提起,他是从不注意这个问题的。客人想“研究”它(我们想象得,有许多人最乐于研究它的),最好还是看《奇门遁甲》,这书或者对他有一帮助,本地人可不会给他多少帮助。本地人虽乐于答复这一类傻不可言的问题,却不能说明这事情的真实。就中有个“有之士”姓阙,当地人统称之为阙五老,年纪将近六十岁,谈天时神犹如一个小孩。据说十五岁时就远走云贵,跟名师学习过这门法术。作法时诀并不希奇,不过是念文天祥的《正气歌》罢了。死人能走动便受这歌词的影响。辰州符主要的工是一碗;这个有之士家中神主前便陈列了那么一碗,据说已经有了三十五年,碗里减少时就加添一。一切病痛统由这一碗解决。一个死尸的行动,也得用迎面的一洒。这且能由昏浊与沸腾表示预兆,有人需要帮忙或卜家事吉凶的预兆,登门造访者若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假洋人教授,他把这一碗的妙用形容得将更惊心动魄。

使他底翻莲的原因,或者是他自己十分寂寞,或者是对于客人有天赋同情,所以常常把书上没有的也说到了。客人要老老实实发问:“五老,那你看过这事了?”他必装作很认真神气说:“当然的。我还亲自赶过!那是我一个亲戚,在云南官,死在任上,赶回湖南,每天为死者换新草鞋一双,到得湖南时,死人脚趾全走脱了。只是功夫不练就不灵,早丢下了。”至于为什么把它丢下,可不说明。客人目的在“表演”主人用意在“故神其说”末后自然不免使客人失望。不过知了这玩意儿是读《正气歌》作诀,同儒家居然大有关系时,也不无所得。关于赶尸的传说,这位有之士可谓集其大成,所以值得找方便去拜访一次。他的住在上西关,一问即可知。可是一个读书人也许从那有之士服尔泰风格的微笑,服尔泰风格的言谈,会看另外一无声音的调笑“你外来的书呆,世界上事你知许多,可是书本不说,另外还有许多就不知了。用《正气歌》赶走了死尸,你充满好奇的关心,你这个活人,是被什么邪气歌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