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节辰州地方组织了一个湘西联合政府,全名为靖国联军第一军政府。驻扎了三个不同队。军人首脑其一为军政长凤凰人田应诏,其一为民政长芷江人张学济。另外一个却是黔军旅长后来回黔
了省长的卢焘。与之对抗的是驻兵常德
充旅长的冯玉祥。这一边军队既不向下取攻势,那一边也不向上取攻势,各人就只保持原有地盘,等待其他机会。两方面主要经济收
都靠的是鸦片烟税。
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甚么当时有些兵士不能随便外,有些人又可自由
。照我想来则大概是城里人可以外
,乡下人可以外
却不敢外
。
我们每天吃的总是豆芽菜汤同糙米饭,每到礼拜天那天,就吃一次,各人名下有一块
猪
,分量四两,是从豆芽汤中煮熟后再捞
的。
依令起落,学慢步走。下午无事可
,便躺在草荐上唱《大将南征》的军歌。每个人皆结实单纯,年纪大的约二十二岁,年纪小的只十三岁,睡
板
的床,吃
粝陈久的米饭,却在一
沉默中活着下来。我从本城技术班学来那份军事知识,很有好
,使我为日不多就
了班长。
我记得我的门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但每早上
过跑步时,总得听苗人吴姓连长演说:我们军人,原是卫国保民。初到这来客军极多,一切要顾脸面。外
时节制服应当整齐,扣
扣齐,腰带
,裹
缠好。胡来
为的,要打
。说到这里时,于是复大声说:听到了么?大家便说:听到了。既然答应全已听到,就解散了。当时因犯事被
在石地上打板
的,就只有营中火夫,兵士却因为从小地方开来,十分怕事,谁也不敢犯罪,不作兴挨打。
单是湘西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十万人。我们队是游击第一支队,属于靖国联军第二军,归张学济
辖。全辰州地方约五千家
,各
分兵士大致就有两万。当时军队虽十分庞杂,各军联合组织得有宪兵稽查
,故还不至于互相战争。不过当时发行钞票过多,每天兑现时必有二三小孩同妇人被践踏死去。每天给领军米,各地方
队为争夺先后,互相殴打伤人,在那时也极平常。
我们既编支队司令的卫队,除了司令官有时
门拜客,选派二十三十护卫外,无其他服务机会。某一次保护这生有连鬓胡
的司令官过某
祝寿,我得过五
钱的奖赏。
一次军事会议的结果,上游各县重新作了一度分,划定若
防区,军队除必需一
分沿河驻扎防卫下游侵袭外,其余照指定各县城防驻清乡。由于特殊原因,第一支队派定了开过那总司令官的家乡芷江去清乡剿匪。
我很满意那个街上,一上街目都十分新奇。我最
喜的是河街,那里使人惊心动魄的是有无数小铺
,卖船缆,
木琢成的活车,小鱼篓,小刀,火镰,烟嘴。满地是有趣味的
件。我每次总去蹲到那里看一个半天,同个绅士守在古董旁边一样恋恋不舍。
我又常常同那团长的张姓
夫,牵
到朝
门外大坪里去放
,把长长的缰绳另一端那个檀木钉,钉固在草坪上,尽
各
走去,我们就躺到草地上晒太
,说说各人所见过的大蛇大鱼,又或走近教会中学的城边去,爬上城墙,看看那些中学生打球。又或过有树林
去,各自选定一株光
梧桐,用草
成一个圈
,挂在脚上,各人爬到
枝桠上坐坐,故意把树摇
一阵。
除了跑步无事可,大家就只好在太
下
枪,用一
细绳
缚上些涂油布条,从枪膛穿过,绳
两端各缚定在廊
上,于是把枪一往一来地拖动。那时候的枪名有下列数
:单响,九
,五
;单响分广式、猪槽两
,五响分小
径、双筒、单筒、拉筒、盖板五
,也有说日本
田德国盖板的,但不通俗。兵士只知
这些名称,填写枪械表时也照这样写上。
营里有三个小号兵同我十分熟悉,每天他们必到城墙上去号。还过城外河坝去
号,我便跟他们去玩。有时我们还爬到各
墙
上去
号,我不会
号却能打鼓。
城门里有一个卖汤圆的,常常有兵士坐在那卖汤圆人的长凳上,把
的汤圆向嘴上送去。间或有一个本营里官佐过
,得照规矩行礼时,便一面赶忙放下那个土
碗,把手举起,站起
来
糊糊地喊敬礼。那军官见到这
情形,有时也总忍不住微笑。这件事碰
最多的还是我。我每天总得在那里吃一回汤圆或坐下来看看各
各样过往路人。
到后我们把枪领来了。
我们的功课固定不变的,就只是每天早上的跑步。跑步的用是在追人还是在逃亡,谁也不很分明。照例起床号
过不久就
名号,一
完名跟着下
坪,到
场里就只是跑步。完事后,大家一窝蜂向厨房跑去,那时节豆芽菜一定已在大锅中沸了许久,大甑笼里的糙米饭也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