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明王世贞评《虚》《上林》,以为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
神极
动,长沙有其意而无其材,班张潘有其材而无其笔,
云有其笔而不得其
神
动之
云云,〔18〕其为历代评禛家所倾倒,可谓至矣。
《史记》(卷一百十七,一百三十)
然《汉书》已言《史记》有缺〔27〕,于是续者纷起,如褚先生,冯商,刘歆〔28〕等。《汉书》亦有自刘歆者,故崔适以为《史记》之文有与全书乖、与《汉书》合者,亦歆所续也;
父谈〔19〕,为太史令,元封初卒。迁继其业,天汉中李陵降匈,迁明陵无罪,遂下吏,指为诬上,家贫不能自赎,
游莫救,卒坐
刑。被刑后为中书令,因益发愤,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
秋》,〔20〕终成《史记》一百三十篇〔21〕,始于黄帝,中述陶唐,而至武帝获白麟止,盖自谓其书所以继《
秋》也。其友益州刺史任安〔22〕,尝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书有云:
司迁字
长,河内人,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而南游吴会,北涉汶泗,游邹鲁,过梁楚以归,仕为郎中。
至宣帝时,仍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者,于是刘向〔33〕,张侨,华龙,柳褒〔34〕等皆被召,待诏金
门。又得蜀人王褒字
渊,诏之作《圣主得贤臣颂》,与张
侨等并待诏。褒能为赋颂,亦作俳文;后方士言益州有金
碧
之宝,宣帝诏褒往祀,于
病死。
参考书: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
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凡百三十篇。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髌脚,《兵法》修列。…
迁死后,书乃渐;宣帝时,其外孙杨恽〔23〕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班彪〔24〕颇不满,以为“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略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
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
士而
雄,述货
则崇埶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汉兴,陆贾作《楚汉
秋》,是非虽多本于儒者,而太史职守,原
家,〔25〕其父谈亦崇尚黄老,则《史记》虽缪于儒术,固亦能远绍其旧业者矣。况发愤著书,意旨自激,其与任安书有云:“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
,倡优畜之,
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
亡一
,与蝼蚁何异。”恨为
臣,寄心楮墨,
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
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26〕所言:“读游侠传即
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
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
遗世,读李广传即
立斗,读石建传即
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
养士”也。
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
,难为俗人言也!…”
至若年代悬隔,章句割裂,则当是后世妄人所增与钞胥所脱云。〔29〕迁雄于文,而亦赋,颇喜纳之列传中。于《贾谊传》录其《吊屈原赋》及《服赋》,而《汉书》则全载《治安策》,赋无一〔30〕也。《司
相如传》上下篇,收赋尤多,为《
虚》(合《上林》),《哀二世》,《大人》等。自亦造赋〔31〕,《汉志》云八篇,今仅传《士不遇赋》一篇,明胡应麟以为伪作〔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