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有亳州谯人秦醇〔18〕字复(一作
履),亦撰传奇,今存四篇,见于北宋刘斧所编之《青琐
议前集》及《别集》〔19〕。其文颇
规抚唐人,然辞意皆芜劣,惟偶见一二好语,
缀其间;又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则仍由士习拘谨之所致矣,故乐史亦如此。一曰《赵飞燕别传》,序云得之李家墙角破筐中,记赵后
至自缢,复以冥报化为大鼋事,文中有“兰汤滟滟,昭仪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语,明人遂或击节诧为真古籍,与今人为杨慎伪造之汉《杂事秘辛》所惑正同。所谓汉伶玄撰之《飞燕外传》亦此类,但文辞殊胜而已。二曰《骊山记》,三曰《温泉记
奉法。至于南迁,此风未改,
宗退居南内,亦
神仙幻诞之书,时则有知兴国军历
郭彖字次象作《睽车志》〔10〕五卷,翰林学士鄱
洪迈字景卢作《夷
志》四百二十卷,似皆尝呈
以供上览。诸书大都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与《稽神录》略同,顾《夷
志》独以著者之名与卷帙之多称于世。
…其后诗人题歌舞者,皆以绿珠为名。…其故何哉?盖一婢
,不知书,而能
主恩,愤不顾
,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至有享厚禄,盗
位,亡仁义之
,怀反复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务,节
反不若一妇人,岂不愧哉?今为此传,非徒述
丽,窒祸源,且
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赵王常,孙秀使人求绿珠,…崇
然曰“他无所
,绿珠不可得也!”秀自是谮
族之。收兵忽至,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获罪。”绿珠泣曰“愿效死于君前!”于是堕楼而死。崇弃东市,后人名其楼曰绿珠楼。楼在步庚里,近狄泉;泉在正城之东。绿珠有弟
宋袆,有国
,善
笛,后
晋明帝
中。今白州有一派
,自双角山
,合容州江,呼为绿珠江,亦犹归州有昭君村昭君场,吴有西施谷脂粉塘,盖取
人
为名。又有绿珠井,在双角山下,故老传云,汲此井饮者,诞女必多
丽,里闾有识者以
无益于时,因以
石镇之,尔后有产女端妍者,而七窍四肢多不完
。异哉,山
之使然!…
洪迈幼而记,博极群书,然从二兄试博学宏词科独被黜,年五十始中第,为敕令所删定官。父皓曾忤秦桧,憾并及迈,遂
添差敕授福州,累迁吏
郎兼礼
;尝接伴金使,颇折之,旋为报聘使,以争朝见礼不屈,几被抑留,还朝又以使金辱命论罢,寻起知泉州,又历知吉州,赣州,婺州,建宁及绍兴府,淳熙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一○九六——一一七五)〔11〕,谥文
,有传在《宋史》。迈在朝敢于谠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考订辨证,并越常
,而《夷
志》则为晚年遣兴之书,始刊于绍兴末,绝笔于淳熙初,十余年中,凡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备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卷帙之多,几与《太平广记》等,今惟甲至丁八十卷支甲至支戊五十卷三志若
卷,又摘钞本五十卷及二十卷存。奇特之事,本缘希有见珍,而作者自序,乃甚以繁夥自憙,耄期急于成书,或以五十日作十卷,妄人因稍易旧说以投之,至有盈数卷者,亦不暇删
,径以
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十一云),盖意在取盈,不能如本传所言“极鬼神事
之变”也。惟所作小序三十一篇,什九“各
新意,不相重复”赵与旹尝撮其大略
所著《宾退录》〔12〕(八),叹为“不可及”则于此书可谓知言者已。
传奇之文,亦有作者:今讹为唐人作之《绿珠传》〔13〕一卷,《杨太真外传》〔14〕二卷,即宋乐史之撰也,《宋志》又有《滕王外传》《李白外传》《许迈传》〔15〕各一卷,今俱不传。史字正,抚州宜黄人,自南唐
宋为著作佐郎,
知陵州,以献赋召为三馆编修,又累献所著书共四百二十余卷,皆记叙科第孝弟神仙之事者,迁著作郎,直史馆,转太常博士,
知舒州,知黄州,又知商州,复职后再
文馆,掌西京勘磨司〔16〕,赐金紫,景德四年卒,年七十八(九三○——一○○七),事详《宋史》《乐黄目传》首。史又长于地理,有《太平寰宇记》〔17〕二百卷,征引群书至百余
,而时杂以小说家言,至绿珠太真二传,本荟萃稗史成文,则又参以舆地志语;篇末垂诫,亦如唐人,而增其严冷,则宋人积习如是也,于《绿珠传》最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