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金瓶梅》前后集共六十四回,题“紫人编”自言东汉时辽东三韩有仙人丁令威;后五百年而临安西湖有仙人丁野鹤,临化遗言“说‘五百年后又有一人名丁野鹤,是我后
,来此相访’。后至明末,果有东海一人,名姓相同,来此罢官而去,自称紫
人。”(六十二回)卷首有《太上
应篇
无字解》〔12〕,署“鲁诸邑丁耀亢参解”序有云“自
杞焚予《天史》于南都,海桑既变,不复讲因果事,今见圣天
钦颁《
应篇》,自制御序,戒谕臣工。”则《续金瓶梅》当成于清初,而丁耀亢即其撰人矣。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山东诸城人,弱冠为诸生,走江南与诸名士联文社,既归,郁郁不得志,
…让至翡翠轩,…关上角门,只见两个唱的,盛妆打扮,立于阶下,向前烛也似磕了四个
。…蔡御史看见,
不能,
退不舍,便说
“四泉,你如何这等
厚?恐使不得。”西门庆笑
“与昔日东山之游,又何异乎?”蔡御史
“恐我不如安石之才,而君有王右军之
致矣。”…因
轩内,见文
依然,因索纸笔,就
留题相赠。西门庆即令书童将端溪砚研的墨
的,拂下锦签。这蔡御史终是状元之才,拈笔在手,文不加
,字走龙蛇,灯下一挥而就,作诗一首。…(第四十九回)
然《金瓶梅》作者能文,故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自在,至于末
,则著意所写,专在
,又越常情,如有狂疾,惟《
蒲团》意想颇似李渔〔9〕,较为
类而已。其尤下者则意
媟语,而未能文,乃作小书,刊布于世,中经禁断,今多不传。
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爰发苦言,每极峻急,然亦时涉隐曲,猥黩者多。后或略其他文,专注此,因予恶谥,谓之“
书”;而在当时,实亦时尚。成化时,方士李孜僧继晓已以献房中术骤贵,至嘉靖间而陶仲文以
红铅得幸于世宗,官至特
光禄大夫
国少师少傅少保礼
尚书恭诚伯。于是颓风渐及士
,都御史盛端明布政使参议顾可学〔8〕皆以
士起家,而俱借“秋石方”致大位。瞬息显荣,世俗所企羡,侥幸者多竭智力以求奇方,世间乃渐不以纵谈闺帏方药之事为耻。风气既变,并及文林,故自方士
用以来,方药盛,妖心兴,而小说亦多之谈,且每叙床第之事也。
万历时又有名《玉李》〔10〕者,云亦
《金瓶梅》作者之手。袁宏
曾闻大略,谓“与前书各设报应因果,武大后世化为
夫,上蒸下报;潘金莲亦作河间妇,终以极刑;西门庆则一騃憨男
,坐视妻妾外遇,以见
回不
”后沈德符见首卷,以为“秽黩百端,背
蔑理,…其帝则称完颜大定,而贵溪(夏言)〔11〕分宜(严嵩)相构,亦暗寓焉。至嘉靖辛丑庶常诸公,则直书姓名,尤可骇怪。…然笔锋恣横酣畅,似尤胜《金瓶梅》”(皆见《野获编》二十五)。今其书已佚,虽或偶有见者,而文章事迹,皆与袁沈之言不类,盖后人影撰,非当时所见本也。
明小说之宣扬秽德者,人每有所指,盖借文字以报夙仇,而其是非,则殊难揣测。沈德符谓《金瓶梅》亦斥时事“蔡京父
则指分宜,林灵素则指陶仲文,朱勔则指陆炳,〔7〕其它亦各有所属。”则主要如西门庆,自当别有主名,即开篇所谓“有一
人家,先前怎地富贵,到后来煞甚凄凉,权谋术智,一毫也用不着,亲友兄弟,一个也靠不着,享不过几年的荣华,倒
了许多的话靶。内中又有几个斗
争
迎
卖俏的,起先好不妖娆妩媚,到后来也免不得尸横灯影,血染空房”(第一回)者是矣。结末稍
,用释家言,谓西门庆遗腹
孝哥方睡在永福寺方丈,普净引其母及众往,指以禅杖,孝哥“翻过
来,却是西门庆,项带沉枷,腰系铁索。复用禅杖只一
,依旧还是孝哥儿睡在床上。…原来孝哥儿即是西门庆托生”(第一百回)。此之事状,固若玮奇,然亦第谓
业留遗,累世如一,
离之
,惟在“明悟”而已。若云孝
衔酷,用此复仇,虽奇谋至行,足为此书生
,而证佐盖阙,不能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