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洗脑7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洗脑(2/4)

(12)在秋战国,孔如丧家之犬,不得以才退而著书授业。为什么没有人肯重用他,为什么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理论,那是因为儒家的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大争之世,谁用谁倒霉、谁用谁败,大家都笑儒家的迂阔酸腐。就连雄辩的孟,各诸侯国都只是尊重他,也不敢用他。儒家虽然在修治学上,是好的;但如果用来治理国家,就大大谬也。

尊孔派极力鼓孔孟思想的神效,照资料[1、7~9],归纳总结如下:

* *****

(5)提倡“中庸之”的世方法和领导艺术。“中庸”里有辩证法,即关于“度”的思想,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反对走极端,要求人们待人接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

服务于君王统治的德说教。

(1)孔的政治思想,从“仁者人仁者人”发,以“恕”为手段,持以人为重,实行仁政德治,始终将社会的公正,秩序,诚信和人与人的和谐摆在第一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批孔运动达到峰。这次是官方组织的“批孔”,本应。可惜因为自的利益,将儒家思想的致命弊端避而不提,尽批“三纲五常”、“学而优则士”等不痛不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尊孔派打着“恢复传统”、“发扬国学”等号,复兴儒家学说,妄图重返政坛。他们修复孔庙、祭奠孔陵、穿孔服等,行动活跃。据2009年《参考消息》报:“到今年10月止,全世界共在8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82所孔学院和241所孔课堂,总数已经突破了500家。尊孔派真可谓费尽心思和财力。

二、儒家学说连封建国家也治理不好

(3)“仁者仁也”,调了人的社会属和本质;“仁者人”,反映了利他神;“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应该有德自律意识;“杀成仁”,彰显了守信念、不怕牺牲的决心。又如“忠”,抛开它的忠君和愚忠的义之外,可贵之在于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会都应有的德,封建社会过分女对父母的“孝”,而忽视父母对女的“慈”“义”即正直、正义“礼”即礼貌、礼仪“信”即诚信、信誉“温”即和蔼、平易“恭”即谦虚、敬人“俭”即勤俭节约“让”即宽容忍让“廉”即清正廉洁“节”即骨气、气节“耻”即自尊自等,它们的一般意义都可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我们的个人品德、家德、职业德、社会公德建设服务。

(4)儒学可以创建人类理次序、德观念、社会和谐等的好局面。

笔者认为,判断对错不能只讨论枝节问题,单凭表面觉,而应看待治国纲要和实际效果。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在中国推行了两千五百余年,应该能够给孔孟学说一个确切的评价。

(6)孔对《诗经》的解说,涉及到文学,政治,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刻的影响。

认为德治是“之以德,齐之以礼”,法治是“之以政,齐之以刑”,德治优于法治。

提倡选贤与能,贤能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主张为政以德,宽猛相济,德主刑辅。

(2)儒家的仁政,轻徭薄赋,忠孝仁义礼智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确更多的是积极的。但在国家层面上,对国家的步而言,只是和家的无为安民一样。

(7)孔教育注重的是德育,提倡仁,反对苛政与任意用刑,孟主张仁政,为政以德,轻徭薄赋。贯穿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如果从德文化层面讲,也并非一无是。在当时那政治架构内、社会背景内,他对缓解社会矛盾,提德修行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促作用。

认为,为政首先要从自起,他说:“政者,正也。帅以正,孰敢不正”、“其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