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修改是同一个人的话,就不会出现第二次的词汇的改动,那么第二和三次修改就不复存在!这就充分证明:第一和第二次修改是两个人,前者是曹雪芹,后者是曹頫。
为了阐明第三稿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頫修改的,再举出一例。
实证3:
第80回《甲辰本》是:“宝玉天生胆却,不敢看狰狞神鬼之像。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盖,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
《庚辰本》的第80回的相应部分是:这庙里已是昨日预备妥的。【【【宝玉天生胆却,不敢看】】】狰狞神鬼之像【宝玉天生胆却,不敢】看狰狞神鬼之像。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盖,极其雄壮。【宝玉天生(胆)却,不敢(细看,又因)】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
上面的《庚辰本》的第80回是“第三稿”,由曹頫修改。圆括号黑体字是他添加的。粗方括号【】是笔者为了突出而标记的。与《甲辰本》相应部分比较,即可发现两个错误:
(1)从《甲辰本》中,即可看出:“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以前的句子【宝玉天生胆却,不敢】,重复,被天佑妻多抄写了,但是又少抄了“如”和“胆”两个字,变成:
【宝玉天生胆却,不敢】看狰狞神鬼之像。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盖,极其雄壮。【宝玉天生却,不敢】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
正因为这种多抄和漏抄,造成文句不通,曹頫只好新增几个字:“(胆)”、“(细看,又因)”仔细看来,依然不通顺,而且还不合理。
(2)由于天佑妻漏抄了一个重要的字“如”,本来是“如今”,被曹頫误改成:“又因今年”,以致意思完全走样,变成语意不合理。怎么可能是“今年”呢?“今年深岁久”一句变成完全不通。去掉天佑妻多抄的“宝玉天生却,不敢”,补充加入她漏抄的“如”字,就变成与《甲辰本》完全相同。可见,《甲辰本》是曹雪芹对第80回修改稿誊清后得出的正式文稿(“第四稿”)。而《庚辰本》第80回不是曹雪芹修改的,而是由“对内容细节了解不深的”曹頫修改的结果;以致将“如今年深岁久”修改成:“又因今年深岁久”的蹩脚词组。
实证4:
《杨藏本》第34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