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二章|我养你好了
和每年的新年一样,这个新年总是有许多事情要zuo。
初二的时候,她和江家上下去墓园祭扫了父亲,和去年一样,在江家吃了一顿饭——看上去,这事儿似乎快成她的固定活动了。
饭桌上傅女士问她毕业后的安排,唐宓说已经找到工作了。他们都是很有见识的人,也没法对这份工作daochu半个“不好”来。起初傅女士还有给她找份好工作的想法,此时更是真真切切认识到,她压gen不需要别人的帮忙也可以过得很好。
初三的时候,一家人回了一趟唐家村。唐卫东和蒋云祭扫之后很快就走,唐宓和外婆则留下来再住两天,老房子两三年无人居住,推门而入,呈现一zhong衰败的气息,尤其是楼上居然还漏水了。和其他家盖的新房比较,更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好在房子虽然破旧,打扫之后勉qiang还可以居住,存粮则是一点都没有了——往年外婆在家的时候,屋子里总是有上百斤米、面,还有好几罐zuo好的腌菜、熏鱼和腊rou。没了食wu,只好去别人家吃饭。正月里唐家村很热闹,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陆陆续续回家探亲,村里人的主要活动也就只剩下“吃”和走亲戚两件事,到哪家都可以凑合一顿。
祖孙两人回来后,又是一番礼尚往来。不得不说,祖孙两人还是很有存在gan的——倘若唐家村这地方真有“灵气”这zhong东西,光是唐卫东和唐宓甥舅二人,基本就占了唐家村灵气的十之八九。唐宓也第一次gan觉到了chu社会的沉重,她学校好、名气大,村里有两三个和她同龄同辈的年轻人都过来问她“能不能帮忙找份工作”唐宓只得无奈摇tou。
她彻底明白了唐卫东为何每次回村后都是ma上就走。
对比那些找工作还要靠关系的人,唐小刚就显得卓然不群。唐小刚同学由淳朴的乡村彻底成熟起来了。唐宓上上下下瞧着这个跟着自己一起长大的弟弟,shen觉大学是个塑造人的地方。他即将大学毕业,因为就读的专业是电气工程,找工作不成问题。
在唐家村待了三天,临走之前,祖孙两人在隔bi的二婶家吃饭。
饭桌上二婶谈起祖孙两人苦尽甘来,这次离开唐家村,又得过很久才回来了,外婆摇了摇tou:“谁说的?我年后要搬回来的。”
一桌人吃了一惊,只有唐宓不觉得太意外。这几年来,外婆时不时地表louchu“不想在宁海待”的想法,只是碍于唐卫东才留了下来。现在,她回了唐家村,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可是家里什么都没有呢。”一旁的二婶连忙说。
外婆不以为然:“我还有一双手,有手,那就什么都有了。”
二婶顿了顿,表情忽然犹豫尴尬起来,神神秘秘地问:“不是…卫东怎么了?”
外婆摇了摇tou:“不是。我还是不习惯大城市。”
“外婆,你不习惯宁海也没什么。”唐宓min锐地ma上接话“外婆,你跟我去燕京吧,我年后就要开始工作了。”
外婆有点吃惊地看她:“我去那么远干什么?人生地不熟的。”
“陪我啊。”唐宓拉着外婆的手摇了摇。
外婆不以为然:“你都这么大了还要人陪?外婆不会陪你一辈子的。”
这是一句非常真实的话,没有谁会陪着谁一辈子,越是亲人越是如此。
唐宓心中一酸,脸上却louchu大大的笑容:“外婆,总之,对我也不能厚此薄彼呀,燕京还是很好玩的,至少跟我一起住一年半载啊。”
外婆满是皱纹的脸上也看不chu太大的情绪,她只是拍了拍唐宓的手,没再说什么。
唐宓知dao,这就是外婆的默认了。
从唐家村回来后的当晚,唐卫东把唐宓叫到卧室。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唐卫东推了推早早放在茶几上的文件夹,点tou示意:“你看看。”
唐宓接过文件夹,岂料在看到标題的时候脸se就微微变了变,这是一份遗嘱。
唐宓shen呼xi一口气,问:“舅舅,这是什么?”
唐卫东抬了抬手,示意唐宓冷静下来,然后dao:“几年前的我也觉得,写遗嘱还早了些,我生病之后就明白了,人有旦夕祸福,短短的一生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还是先zuo好打算更好。”
唐宓抿了抿嘴,轻声dao:“舅舅,这个dao理我也不是不明白,但是…”
她其实也知dao,写遗嘱,并不是年老ti弱、疾病缠shen的人才需要zuo的事。每个人的一生中可能都需要提前安排好后事,对有财产的人尤其如此,但她还是gan觉轻微的不适,因为二十岁的年轻人是想不到写遗嘱的,只有gan受过死亡的人才会有如此举动。
我年后就会和蒋云登记结婚,如果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