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自省当慎之以独(2/2)

二要慎微。就是要从微小之事起,从微小之严起。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民间索取任何名贵品。想不到离任返乡时,他发现自己了一件错事,为此写了一首“检讨”诗:三年为刺史,饮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这可贵的自责神、“慎微”的律己态度,令我们后人肃然起敬。他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滴石穿。”为官从政要注意小节。任何事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祸患积于忽微,小恶终成大疾。在各大大小小的诱惑面前,要手不、心不动,真正防微杜渐。

一要慎始。始,开,首次之意“慎始”就是要小心第一次。《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张瀚初任御史,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乘轿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坑里,在接下来的路上,便时常走在坑中。王廷相说:“居,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不敢忘”不慎而始,而祸其终,这理谁都明白,但要到“慎始”似乎也很难。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设置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弹”来百般诱惑,让你“鞋”人生贵善始。如果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始”不能“慎”,第一“闸门”一旦打开,望的“洪”就会一泻千里。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待到醒悟时,却已陷不能自。此当记矣。

不敢,是因为别人在自己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卑劣的事情——最要的是自尊。”是的,无论何时,都不要展现自己的丑陋,要随时随地要求自己一个尚的人,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独自时,享受一段宁静而有意义的时光,这便是“慎独”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要慎终。《诗经》中有一句话叫“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到善终。大凡从事某一项事业,接近成功之时也常常是易遭失败之刻,其本原因在于不能遵循自然规律,而是心存自我、心存名利、心存狂妄。如果在其接近成功时仍能保持举事之初的谨慎,就不会那么容易现失败。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农民起义可为例证。由于那些领袖人在举事之初,怀着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大众的同情而举义旗,旨在为弱者寻公平、打天下。即将成功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却起了变化,迫不及待地享受胜利果实,以至内之间争权夺利,各怀心态,最终不能善终。如李自成、洪秀全皆如此。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善始不易,善终更难。要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防止失落、失衡、失制等灰暗心理的滋生,防止盲目攀比的补偿心理,防止恋权力、重晚利的心力懈怠,防止革命意志衰退,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