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锣响突然(2/2)

这三分之一的收成往往还要在换银上挨一刀,秋粮的时候,银贵粮贱,卖不价钱,等换了银钱上去,可就不止三分之一了,有时候搞不好要耗用一半的收成。

笑着回答说:“请诸位放心,童知州那边只是行文,望山老先生那边会写信劝劝相关的大佬,山东的民来咱们徐州祸害,没理只有山东被赈济,咱们什么都没。”

“自从赵某来到这何家庄之后,各位就心帮忙,前次救援徐州,更是鼎力仗义相助,最近这几件事就不一一细说了,各位好意,赵某不会忘记,也不会亏欠了各位,前面几天大家都已经商量的很明白,赵某就在这里将章程一项项说来定下,若有反悔之类的,今天不说,以后也就不要说了。”赵放下茶碗后,淡然说

一听有王兆靖的父亲王友山面,大家的怀疑都烟消云散,地方遭灾,朝廷赈济往往不及时,数量也远远不够,要靠当地的士绅百姓自己劳,唯一能的也就是免除钱粮,减少当地的负担。

座位上的众人安静了下,随即哗然,他们在赵面前还不敢放肆,只能彼此神,小声议论。

爷,这事把握吗?听说现在地方上免钱粮很麻烦。”有人在下面问

前面的人一愣,后面一些人直接站了起来,更后面的几排因为听不清,急忙去问,问明白了之后也坐不下了。

“先和大家说个好消息,今年徐州如此大灾,已经伤了元气,知州大人决定上报灾情,请上峰,请朝廷减免咱们徐州三年的钱粮。”赵笑着说

到最后还是第一排的蔡举人站了起来,他笑着说:“赵公,当日都已经商定了规矩,朝廷免除了钱粮和这个规矩理应无关,赵公你这一成,大伙也还是”

大家兴归兴,可都想听听下文,都在保持安静,屋里依旧鸦雀无声,等赵这句话来,大家都撑不住了,各个大笑。

他在座位上没有起来,但坐在那里的宾客们纷纷起回礼,七嘴八的说:“爷客气了。”

知州的士都是最没前途的,没人会给这个面,可王友山那是厩清,一封书信过去,会卖面的人当真不少,这事成的可能就大了许多。

坐在后排的人都前倾,想要听清赵的话语,距离太远实在听不清,在这里赵说话可不用像外面那么喊。

等下面众人差不多消化了这个消息,赵收了笑容说:“前些日商议,官府赋税之外,我这边再要一成,大宗徭役由我这边承担,现在既然要免除钱粮,当时所说的就要改改,如果是三年免除,那么第一年我要三成,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是两成,徭役这里依旧由我这边来承担。”

“赵某替各位挡住了很多事,可不说来,大家就觉得无关,就在昨天有人来找赵某,请赵某包揽粮差,收上来的赋税赵某可以拿一半,算算也就是一成五或者两成。”赵悠然说

门第,好像是几方面的综合,似乎很有理。

辛辛苦苦一年,一下被拿走三分之一的收成,接下来的日就会过得很,如果一半都没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有大麻烦,百姓农的日过得很苦。

下面议论,坐在上面的几个人也不安稳,吉香、石满和董冰峰都左右看了看才算定神,赵、陈晃和刘勇则没什么觉的样

一亩地十五税一,正税,苛捐,杂税,摊派,大明王法,地方税赋,衙门和差役们自己的好,方方面面加起来可远不止这十五税一,这一亩地的产,差不多要被收走三分之一,这还算规矩的法,事的人还有良心。

不过能这个大棚,有个座位的人,都不用发愁这个,他们手里藏着大批不在册的土地,本不用缴纳赋税,自然没这个担心,还有些人田产是在册的,不过手里有刀枪,背后有靠山,差役们也不敢登门去收。

没过多久,赵对着边上示意,又是敲响,场面习惯的安静下来,早有人给每位客人送上茶,赵他们几个手边也有茶几,赵随手拿起茶碗,像敬酒一样抬起示意,开:“赵字营的私事,却劳累各位陪着,各位辛苦了”

看到众人满脸惊喜企盼的摸样,赵笑着说:“看大伙的样好像都是照章纳税的良民,居然兴成这个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