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识之士担忧的是,建州女真这个法和从前的蛮夷鞑虏颇为不同,从瓦剌到俺答,这些草原上的
大势力从不讲什么理由,杀
来就是抢掠烧杀,而这建州女真知
师
有名,还知
给自己建立国号,据说这什么大金也有一
制度在,这样的势力,就和草原上那些好似盗匪的蒙古
落有区别了。
而赵对女真有特别的关注,这次的事情肯定会引起他们的震动,赵字营如今这么大的局面,怎么给
详实的消息要好好斟酌,免得让年轻人有什么盲动冲动,所以要
求真,查问的仔细。
大明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大明偏袒女真叶赫、哈达
,欺压建州女真;大明不顾双方划定的边界,
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大明派兵支援叶赫
,对抗建州;女真叶赫
因大明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大明
迫建州女真退
已垦
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大明辽镇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谢谢大家,疼的要炸开了t
和庸碌无能的李如柏不同,杜松算得上一员虎将,也曾过辽镇总兵的位置,但因为下面的辽镇军将
奉
违,没有
多久就被贬归家。
有人讲李成梁是老虎,李如松是
虎,而这李如柏就是条狗,这个狗还是贬低人的那个意思。
杜松被贬的原因,朝廷上下也都是心知肚明,可为了迁就安抚辽镇将门,也只能委屈陕西三边之地的杜松了,到了现在,自然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毕竟熟悉辽东局面的军将并不是太多。
表面上看战功赫赫,可懂行的人都看得明白,李如柏自己没有本事,全靠父亲兄弟来支撑,当李成梁老朽,李如松战死在草原上之后,李如柏就立刻庸碌起来,甚至不敢去带兵坐镇,只能呆在家里赋闲。
s
这七件事就是所谓的七大恨,无非是大明从不偏向建州女真,大明对建州女真作威作福。。
大明从不把女真放在里,居
临下
事,自然就不会考虑边鄙之地一个小
落的
受,然后大明还要维持边疆的平衡,不能放纵一家独大,不能坐视彼此的吞并,自然要派兵支持
涉,在大明
中,这都是小事,甚至不需要中枢决断,只不过
完之后奏报就可以了。
抚顺陷落,明军大败的消息,五月便已经传遍京师,但直到六月初,王友山才给家里去信,他知自己绝大
分信笺,王兆靖都会去给伙伴们看,因为上面说的家事并不多,大
分都是朝廷决策和天下大势,赵
很需要知
这个。
有心思的人还能想得更一层,既然辽东又让李家将门的
弟抓总,那辽镇和京师之间就要多设屏障,除了蓟镇之外,山海关那边也要加
武备。
不过朝廷上下对启用李如柏没有什么异议,已经有御史上奏,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理是冠冕堂皇,意思是说朝廷莫要猜忌李家,和这个奏折呼应的是,京师有关于辽镇的传闻,说辽镇边军本可以轻易击败来自建州的女真军队,只不过因为朝廷一直猜忌李家,所以上下都不肯尽心
力。
辽镇邻北直隶,辽镇动
,直隶京畿重地也是不安,为求完全,朝廷在山海关又设立一镇,设山海关总兵镇守,
山海关总兵的则是同样赋闲在家的杜松。
*****
调集军资,征伐老卒,补充辽镇,完善山海关,上上下下手忙脚,好在辽镇那边早就有最新的消息传过来,说是女真军队退回建州休整,暂时没有重新
动的意思,随着这个消息过来的,还有努尔哈赤攻明的七大恨文书。
但这些小事却成了建州女真的大恨,当建州女真蓄力隐忍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什么仇恨,他们依旧可以笑着去京师攻人参和貂
,但当他们觉得自己足够
大的时候,这就是七大恨了。
是不断重复类似的事情,靠着父兄步步升,从游击到总兵,什么位置都坐过,从平宁夏哱拜到
朝鲜抗倭,什么大战都打过,每次李家大举
动的时候,李如柏就有赫赫战功,每到自己
官的时候,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职,有被弹劾,有自己生病,总归是
不长久。
在这样的局面下,用一个李家将门的嫡系弟
辽东总兵,也就是应有之意了。但还有传闻,说是启用李如柏
总兵的旨意到了李家,李如柏不肯接旨,只是大哭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