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那个时代的英雄就应该是那样的,那个时代的审取向就是那样的,所以,应该以历史的
光来评价现代京剧,所谓“环
燕瘦”,唐人喜
,汉人好瘦,总不能说唐人
人标准太低了吧?还有《沙家浜》里“斗智”的一场戏,胡传魁的草莽、刁德一的
险、阿庆嫂的机智,刻画的惟妙惟肖,唱腔、唱词、表演,应该说达到了京剧表演的
峰,这折唱段,已经成了现代京剧的经典折
戏;还有《海港》
洪亮的
彩唱段,一个旧社会过来的码
工人,看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新旧社会两重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颇
鼓舞力量。再如:《沙家浜》郭建光的一段唱“朝霞映在
澄湖上”,优
的唱腔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乡,芦
放、稻谷香,锦绣江南的鱼米之乡,无不激起对祖国山河的
,大好山河岂容敌寇践踏,于是激发了人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想起这一
彩的唱段,不由的就回到了那沸腾的岁月,在那火
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人们忘我的劳动,造就了许多英雄,那些优
、激昂的唱段,至今还在我们心底回
。
2005。12。23
一个剧如此的
人心,如此的鼓舞民族的士气,恐怕是极其罕见的。所以可以达到这样境界,恐怕是这个艺术形式已臻于完
,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现代京剧已经沉寂快三十年了,它已经成了一代人的回忆,多少年以后,或许有一天,人们再次听到现代京剧,会惊叹:原来人类历史上竟有如此
妙的艺术形式。据说现代京剧的
现,曾与政治斗争有关,所以现在很难给现代京剧以评价。但是,如此因人废言恐怕也是不当的。
据说,多少年以后,一位汪姓大作家就现代京剧的创作方法提了批评,说:江青创造了一个“三结合”创作方法“三结合”是领导、群众、作者相结合,领导
思想,群众
生活,作者
技巧。创作是一个浑然的整
,怎么可以机械地分割开呢?“领导”实际上就是江青,她
思想,这就是说作者不需要思想。“群众
生活”,就是到群众中去采访座谈,记录一
“生活素材”,回来编编纂纂。当时创作都是集
创作,每一句都得举手通过。这样,剧作者还能有什么“主
意识”,还有什么创作的个
呢?现在看起来,这简直是荒唐。可是当时就是这样
的,一
了10年。我们剧院有一个编剧,说“我们只是创作秘书”他说这样的话,并没有不满情绪,不料这句话传到了于会泳耳朵里(当时
打小报告的人很多),于会泳大为生气,下令批判,批了几次,也无结果,不了了之,因为这是事实。
汪先生文革期间受过冲击,站的角度可能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却引了一个“三结合”的话题“三结合”创作方法是对是错我们先不
结论,倒是现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尤其是电视剧的创作,演职表中
现了“策划”一职,据说,一
作品就是有个总
目拿个基本思想,再由几个人坐下来聊天,最好由一个人执笔完稿,至于这算不算“三结合”的创作方法我们不敢妄下结论,起码与那个时代的“三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