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九章逍遥观的修炼基础(2/2)

象是听呼之声。但是呼,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的快慢、细、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行支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现自己的光。初则,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发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之功;继之由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聚矣,而吾人已大静。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静”的境界。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2)观光。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角收心一,收到两中间,以一心神,尽收此,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元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光是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的聚散。光散即散,光聚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即满,光圆即圆。王重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的漏,这样才能到达“光*”的最境界。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大定,而且备极功德,就不可能达到。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下丹田,一步再去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观光”之法,是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吾人之,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本方法,谓之功。有人以为家所讲的“”功就是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功之故。,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内,亦不离外,就在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