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疯狂的意义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疯狂的意义

弗利德里西?尼采是19世纪最有争议的德国哲学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也是我最喜爱的西方现代派哲学家。

尼采是一个天生的浪漫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剧烈冲突zuo殊死搏斗。不断的追寻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寻求与自我的和解。为此他付chu了ju大的孤独代价,最后在1889年的1月3日因长久的孤独使他疯狂,疯狂也使他终于彻底的摆脱了无尽的孤独。

尼采的一生可谓是沉重而不幸的。在他年仅5岁的时候,就接连目睹自己的父亲和两岁的弟弟相继死亡,给他天xingmingan的神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yin影,铸就了他忧郁内倾的xing格。此后生命的意义问题始终折磨着他脆弱的灵魂。

诗歌和音乐是尼采终shen的爱好。在童年时代,他酷爱古典音乐,曾把莫扎特、海顿、舒伯特、门德尔松、贝多芬、ba赫、亨德尔视为jing1神支柱。青年时代一度迷恋瓦格纳,后期则喜huan比才。在文学方面,尼采由一开始的兴趣从歌德转向了浪漫派,他格外喜huan荷尔德林。

世界上伟大而高尚的灵魂总是孤独的,不被人类所理解的。在波恩大学期间,同学们只觉得尼采孤傲、清高、怪癖、不讲jiao情。没有人理解他内心发生的jing1神危机,从小就折磨着他的生命意义的问题,又一次清晰的呈现在他的意识中,迫使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苦苦追问,永无安宁的命运之路。

尼采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伴侣,始终孤独,青年时曾有过几次短暂仓促的恋情。但由于他的悲观自卑的xing格,都没有取得良好的发展,最终都以毫无结果告以结束。

他曾十分的欣赏同时代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如同自己的知音一般看待,这与他的天xing有关。但是他后来却全盘推翻了叔本华的悲观人生的学说。对瓦格纳的浪漫悲观主义音乐也加以批判。从而建立起自己关于“用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zhong审mei的意义”的思想哲学。提chu了“日神jing1神”和“酒神jing1神”日神jing1神造成mei的外观幻觉,使人执著人生。酒神jing1神通过情绪的放纵造成个人解放,使人超脱人生,从痛苦和毁灭中获得悲剧xing快gan。

他的这一理论学说其实是一zhong对自我的批判,也是对自我气质的一zhong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否定浪漫悲观主义。这也正表现了尼采在那时期内心激烈冲突的鲜明象征。

从1879年到1889年初,尼采辗转在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等一些城镇之间漂泊,为他多病的shenti寻找合适的气候。他的大bu分哲学著作都是在那段时间完成。

shen为一位思想家,尼采需要孤独。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rou的人,他又同时渴望人间的关爱和温暖。世界上也许没有比尼采更孤独的人了,他长年累月的独居,常常一连许多天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寂寞的岁月在他shen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严重的摧残了他的shen心健康。

与他分别了14年的朋友多伊森夫妇到西尔斯—玛利亚看他,几乎认不chu他,不复有从前的骄傲的举止,灵巧的步伐,liu畅的谈话。他步履艰难,步态蹒跚,shen子略微向一边倾斜,说话明显的变得迟钝,时常停顿。

1889年1月3日,尼采走上大街,看见一个ma车夫正在残暴的鞭打牲口,这个神经脆弱的哲学家有哭有喊的扑上前去,抱住ma脖子,jing1神失常——疯了。在尼采此后的余生中,都在jing1神的黑夜中苟延了10余年无用的生命时光,最终于1900年的8月25日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6岁。

《疯狂的意义》——尼采的一本好书。

2009年3月23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