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四十四章四条法令(2/2)

而在府城城郊迎接,又显得过于轻慢。毕竟商阁老的份在这里摆着,只在城郊迎接的话,礼数严重不够周到。

至于他方应,大概主要任务就是代表解元站台和诗作词两项,与其它同行人没有本质区别。

年轻士只会诗作文,最多谈几句书经,本地耆宿也只能说说近些年来的风土人情变化。这些东西,都是场面上的应有程序,听听也就罢了。

他又低看了看自己上所穿的布青衣,真像是大红袍边的绿叶呐。方应弯腰了船舱,站在船望着里的倒影,他这模样很像天真无邪、乖乖听话的绿叶么?

方应没几天,与他们都不熟,以他的格也懒得放下段,去主动结这些史书上的无名之辈。他默默坐在一旁,又想了想上船时的情况,突然发现了一个特

所以朱知府带人去附郭县建德县的县界迎接,算是比较恰到好的距离,既恭敬又不过分谄媚。

次日早晨,船队再从县界向府城发。如果走得顺利,当夜住在东关外富驿,还是城中公馆,全看商阁老自己的心意了。走的不顺利,就在半途某大人家宅中安歇。

方应坐在船中,扫了几同行众人。同船的都是本府名,这次凑到了一起,又是要见三元宰相,个个都神情兴奋,正围桌而坐,吐唾沫横飞的谈阔论。

方应又仔细回想了回想,终于可以肯定,确实一个官员都没有,而且一个正当盛年的居家乡宦都没有,全都是离官场较远的人!当然,本地举人也大都去京城赶考了。

经府尊安排一同前往县界的迎接队伍中,除去大量杂役这类不算在数目内的,其余本地代表好像只有二十多个。大都属于两,一是本府二三十岁的年轻士,风倜傥;另一就是本地年老耆宿,德望重。

想至此,方应猛然拍了拍大,朱府尊不愧得上“心思缜密”四个字,这小细节都让他考虑到了!

上午时间太张了,写多少发多少吧!

商相公可是首辅级别的元老重臣,层次和境界当然不会仅仅只有上述这些。但在迎接场面上,能与商阁老展开层次的,能谈论国事、政务以及官场的,除了府尊本人,还能有谁?

——

而队伍中唯一例外的,就是朱知府本人了。府尊大人在这支队伍里,真可谓是万绿从中一红——特别官服还是绯红袍

这支队伍前往迎接,等到商阁老下船,那就不动声、自然而然的完完全全将朱大人自己凸显来了。

府可以远赴桐庐县与杭州府,但那就显得过于谄媚,容易引起别人议论。

迎接计划是先期赶到建德与桐庐界地方,等商相公的船只了建德县境内,上前拜见后,就地设宴为商相公接风洗尘,并住上一晚。

那时府尊完全不用担心有谁抢过风,只在周围一群老幼病残的衬托下,全副心思表现他的才见识就可以了,这就是他为自己创造的最好机遇。

老少结合,看似很合理的人员结构,但却有说不上来的奇怪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