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4/6)

三天后的九月二十一日,三十分钟,张学良的演讲。我记得很清楚,里面说了一句,委员长说,两年之内,不把日本人赶出满洲,他就辞职。这是张学良演讲里说的,我当时很受刺激。”

他的刺激是,我们也是电视工作者,但没有这样的资料“而且这三十分钟拿回来,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

他跟我说:“是林语堂还是陈寅恪说的,这个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非常了不起。他说,不管怎么个混法,能混五千年就了不起。我觉得他一针见血。这个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我说这个话根本就不怕得罪谁,就这么浅薄。”

中国这些参与历史的人很多已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记忆。“不能再等了。”他说。

他做历史:“《论语》都是孔子死三百年以后才成书的,已经都不对了,再心得一遍,不知道说的是谁的事。我们做口述历史这件事,就是直接听孔子说…世世代代老听心得,进步速度会非常慢。”

他采访的是参加抗日战争的国共老兵,题目叫《我的抗战》“我们总说国家要体面,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的,我不相信这个国家会体面。所以我建议多用‘我的’,少用‘我们的’。”

二〇一〇年我主持《我的抗战》发布会时,他已经采访了三千五百个人,有时候一个人采访一个多月,一百多盘带子。收集的口述历史影像超过了两百万分钟,收集的纪录影像也超过两百万分钟,收集的历史老照片超过了三百万张。两年花了一亿两千万,这些钱都是他自己筹来的,到处找“最感兴趣的投资人是我们抗战的对手,日本人。”

底下人笑。

我说:“很多人觉得这些事应该是搞研究的人来干。”

他一笑,多么熟悉的嘴角一弯:“他们在评职称,还有更紧要的事。他们评完职称也会想起来干,不着急,谁想起来谁干。”

有一位电视台的同行,站起来请他谈一些对当下电视台纪录片的看法。

“我对电视台的使命和节目编排没有什么想法,我也不愿意想,因为那样可能会耽误我干正事。我有那个时间,就能多采访一个人,多整理一些材料,这样可能更有功德。我现在想,我二〇〇二年为什么得病,就是老想不该想的事,现在为什么快乐,就是不想那些事,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一点可能更重要。”

他在台上冲我笑,说:“柴静那时候总看到我忧郁的样子,不开心,但是她最近看到我,我很高兴。”

二〇〇二年时,他不大上“实话实说”了,有一些传闻,说的人都欲言又止。有次大伙在食堂吃饭,他坐下自自然然地说“我的抑郁症”场面上静得有点异样。

有天我坐在电脑前,办公室门一响,小崔进来了。我很意外:“你找谁?”

“找你。”他拉过一把蓝布工作椅,坐我对面。

我们对坐着聊天,同事路过说:“嗬,真像调查的采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