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事实就是如此(5/6)

。我们电话采访了林业厅负责人孙厅长。

“您觉得这个鉴定有公信力吗?”我问。

“比如说王廷正教授,他是我的老师,他搞了一辈子兽类,华南虎能不是兽类吗?”

我张嘴想问,没插进去。

他继续说:“第二个的话呢,我觉得他们了解陕西的山水。”

“他们也许熟悉陕西的山水,可是他们不熟悉华南虎啊。他们怎么做这个鉴定呢?”

他反问我:“那你认为我应该相信谁呢?”

“在苏州跟福建都有华南虎的繁殖基地,有很多人熟悉虎的习性。中科院也有十几位研究大型猫科动物的专家,他们可能权威一些,你们有没有想过邀请他们?”

“我认为陕西的专家可以代表陕西的水平。”他说完把电话挂了。

第二天,接到通知,华南虎事件不要再炒作。我打了个电话给梁主任:“我认为我们不是在炒作,是想认识淸楚问题。”

梁主任沉吟一下,说你等等。

他打电话绐主管的部门:“‘新闻调査’有它一贯求实、负责的标准,让她试一试吧。”又回电话对我说:“你们写个文案。”

晚上我想这文案怎么写,这期节目出发前,有人说:“这样的题材太小了,一张照片的事儿,不值得用四十五分钟的‘新闻调查’去做。”这话让我想起胡适。他本是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学者,却花了大量时间去考证《红楼梦》、《水讲传》这种通俗小说。舆论责备他不务正业,他后来解释:“我是要借这种人人知道的小说材料提倡一种方法…什么东西,都要拿证据来,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种方法可以打倒一切教条主义、肓目主义,可以不受人欺骗,不受人牵着鼻子走。”

我原来觉得这句话并不高妙。

这次调查,才理解他为什么说“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真伪的思想习惯,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

我写了一个文案给梁主任,开头说:“照片的真假之争,不仅事关技术,更是对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

他看完说:“可以,蛮好。”

我头一回恨不得拥抱领导。

吴县长是最后一天才接受采访的。

他之前不答应,那天忽然接受了,情绪很好:“小柴你应该看看昨天某某电视台采访我,向他们学习一下,做得很好。”

下属们在饭桌上站一圆圈,共同向县长敬酒:“昨天节目里您说得真好。”

吃完饭,在镜头对面含笑坐下后,他把昨天节目里的话又说了一遍:“最终这个照片的真伪需要国家权威部门进行鉴定,但是作为我们,我们肯定是确信无疑,镇坪发现了野生华南虎,不仅仅是镇坪的荣耀,同时也是中国的荣耀。”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