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余自悦(5/7)

租。

然而,有一回一位首长却自己跑到厨房来寻他。对他说:

“求你个事好不好,莫把我当儿童团,莫搞那么多花头,肉块切大些,厚些,好不好?”

说着,还把个巴掌伸到余自悦面前,翻一下复一下。那意思显然是说,要把肉块切到巴掌那么大。

余自悦看着那只巴掌出神,不由得嘟哝出来:

“真的么?”

“怎么不是真的,吃饭就吃饭么,搞得像绣花一样,不怕把人烦死。”

下一餐,菜一上桌,首长拍案叫绝:

“这就对头了嘛。”

他吃得通身大汗,极其畅快。吃完了,又特地跑到厨房来,把余自悦的手握得生疼:

“你祖籍哪里?”

“江西奉新。”

“哦,”首长颇遗憾,继而又深为赏识“那你怎么晓得我们家乡的风味呢?”

余自悦笑笑,总算宽了心。

首长最满意的那碗红烧肉,只不过是真的把每块切到巴掌那么大,先用酱油烧过,再用文火炯出来,起锅前再撒把黑豆鼓,几颗朝天辣椒。另外所有的碗碟都换成大一号的。再简单不过了。作这种改进的决窍也很简单:事先余自悦从首长的随行人员那里了解到首长的籍贯,并且打听到首长是长工出身,本色没有改。

十一

由此余自悦又悟出,精并非是唯一原则,要区别各人的情况。归纳一下,仍是句老话,叫做:看人下菜,看菜下饭。下一次,有服务任务,他先不先就问清服务对象的籍贯、生平、性格、嗜好。打听之外,还要用心观察,用心揣摩。久而久之,他对服务对象的判断竟比专门搞接待工作的领导还要准确透彻。

南下视察工作的一位中央大领导到交际处来吃饭。省里有关的几个负责人作陪。饭快吃完的时候,交际处长让余自悦再做道菜。

“怕不消得吧。”

“做吧做吧,快些。”

处长连声催促。他很着急,刚才站在餐厅门口,他远远看见桌上的菜吃得差不多了。

余自悦只好服从。

菜一端上去,就听见餐厅那边传来那位大领导严肃的口音:

“这么多菜还不够吃一顿么?又加菜!你们这样做交际处工作,怎能不给国家造成浪费!”

那道菜原封不动地端回来了,大领导还指示,不要倒掉,留下顿吃。处长脸上灰灰的,像块旧抹布。

“不是说了么。”

余自悦同情地看着处长。

“你怎么晓得的?”

怎么不晓得,看看他老人家那双眼睛,那两撒胡子,那身旧制服和厚底旧布鞋,你就该晓得的。

这些话,余自悦自然没有说出口。

不过,就是“看人下菜,看菜下饭”也还是要遇到问题。

某大名旦的夫人喜欢吃辣椒。而大名旦的喉咙不消说绝对忌刺激。几餐饭下来,名旦夫人的情绪便渐渐不佳。对此地的烹调技术也便难免有一二微词。尽管名旦先生不失大家风范,每次不仅不响应夫人的意见,反而把夫人挑剔的那道菜吃个一干二净,且着意加以赞叹。但不管怎样,名旦夫人的不悦,对余自悦的声誉多少总是有些伤害的。

交际处的同事们颇为余自悦抱屈,余自悦的脸色却一点不变:先生有意见么?没有。那就行了。余自悦于是仍眯起眼睛,打他的瞌睡,以示对某些不实之词的宽容。他进而总结出,众口难调,自古而然。所谓“看人下菜”只是看那个为主的人。其他的人只好恕不孝敬。说这是“看人打卦”承认。不看人怎么打卦?说这是一溜须拍马”不承认。位有主次,名有高下,无规矩不成方圆。

十二

余自悦见的世面多了,眼界也就愈益开阔,胸怀也就愈益博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