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ma疤子以及1948年(2/3)

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命名。他们的长沙会战是一段迟到了将近六年的新闻,被他们误以为是一九四八年的事。如果一个外来人并不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只是靠桥人的嘴来把握时间,肯定要把历史的秩序打得一塌糊涂。

(1)长沙大会战那年。

(4)光复在龙家滩发蒙的那年。

张家坊有一片好竹,一九四八年碰上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倒是竹,结了籽。人们采下籽来,舂去籽壳,发现竹米,微红,煮成饭以后清香扑鼻,味同红粳米差不多。竹以后就死掉了,附近的人们靠着这一片竹度了荒,其恩德,就把这片竹叫作“义竹”这个事情给桥人印象很,用来记录年份。一般来说,这办法倒不会错,只是外人一般不知这一段,查籍的时候,征兵的时候,报考学校的时候“张家坊竹的那年”生的人以及他们的父母,得很大的功夫,比比划划,才能向外来人士说清楚当事人的真正年龄。

那一年本来气氛非常张。腊月里好

(5)文杰招安那年。

文杰的外号。

当然,说到招安,在这里可以多说几句。

他们的一九四八年就是充满着这样的一些话题。也就是说,他们此时心目中的外界,只有大烟的川军,炸不死人的邵地雷,还有日本军队中的蒙古摊等等——充其量,他们还模模糊糊听说过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传闻,他们甚至本不知什么叫作“1948”从来不用公元纪年。直到我与他们往的时候“1948”还是一个生疏的词。他们表示那个年的用同有以下一些:

(2)茂公当维持会长那年。

文杰招安是一件远近闻名的大事,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用这件事来定位时间,在桥人来说当然很方便,最容易让外人明白。

发蒙就是开始读书识字。文杰家的光复天资不算,小时候也贪玩,光是一个初小就读了七年,一再留级,留得他很不好意思,长大以后也不愿承认这一段劣迹,便在履历表上把发蒙的时间向后推了三年,改为一九五一年。如果一个不知底细的人,仅仅据光复的履历表或者光复的说法来推算时间,会使整个桥的历史向后错位三个秋。因此,这也是一个极有危险的时间概念。

这可以说没错,也可以说错了。茂公是桥上村人,那一年确实接了张家坊某人的差,到他来当了维持会长,辖远近十八个弓。拿这一件事来标志一九四八年,没有什么不可以。问题在于,桥人不知日本人早已投降了,日本人制成立的维持会在绝大多数地方已经不存在了,良民证也不用了。只是他们消息闭,还是老规矩办事,还用着“维持会”的名称,可能让后人听了以后还是一

的几个同乡运气似乎还好,脑袋都留下来了,只是每次捉俘虏,捉回来的不是蒙古人就是朝鲜人,不是真正的日本货,虽然可以勉差,但没有赏金。这几个桥人后来回到家里之后还经常为此愤愤不平。他们说。不讲理,蒙古拨的块最大,在麻袋里三四个人使了吃的劲还抬不动。吃了这么大的亏,凭什么人家拿赏金我们就喝凉

(3)张家坊竹那年。

他们的听众震惊之余也表示同情,是的,是的,就是个小气,当了那么大的官,也没见给他婆娘打个金镯。有一次回老家请乡亲吃一顿饭,总共只砍了五斤,锅里净是萝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