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柳三羊屡陷困境古玩商追悔梅(5/6)

就不敢说了。那蓝田老伴也不再问了。副职的家属和副职本人一样,对正职,对一把手,那是绝对不敢造次的。即使腹诽颇多,面对面也一句多余的话不说。官场如炉。能历练到副市长级别,应该说连家属都相当老到了。

那天那蓝田感觉身心俱疲,便回到了第一个家。于是,他看到了那个元青花小碗。当时,他差点没背过气去。这不就是巴兰选走的那个小碗吗?他喝了好几杯矿泉水也压不下满腔怒火。既然真是元青花,那就很值钱,我就得知你柳大羊的情,否则你就会找机会败坏我的名声。而让我知这个情,这元青花本来就是我的,我凭什么知你的情?不但不知情,他想质问柳大羊,你这个小碗是哪儿来的!

事情明摆着,这个小碗是巴兰传出去的,巴兰是他的金屋藏娇,偷来的锣鼓打不得,让他有苦难言!但他知道,这事的中间桥梁无疑是那个杂志社的编辑柳三羊。本来他想忍下心里的一口窝囊气,不追究柳三羊过去与巴兰的交往,眼下他蓦然感到小小的柳三羊有点有眼不识泰山,在骑着他的脖子拉屎。于是,一番思考以后,他让秘书白明刚去《赏玩》杂志社一趟。

白明刚不明就里,鹦鹉学舌般,把那蓝田的话"柳三羊乱搞,败坏了杂志社名声,不宜重用"转告给杂志社社长。当然,他不会说这是那副市长的意思。而社长一下子就感觉问题严重了,柳三羊的问题真是问题,而且竟然捅到上边去了。看起来群众的眼睛有时候也有盲点,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亮着。

社长又一次召开了班子会,介绍了市里的意见。基层的干部对市里往往唯命是从,根本没人追问是市里班子的意见,还是某个人的意见,反正就认为是上面"戴着帽儿下来"的指令。而且,柳三羊的问题也并不是没有把柄,并不是空穴来风,并不是无懈可击。于是,柳三羊被解除了杂志社副社长的职务,又一次打水扫地去了。

话说尤二立被闵士杰告知,你要想挽回柳大羊对你的信任,只有尽快给他寻摸一件像样的元青花瓷器,哪怕是个小碟小碗也行。这是你唯一能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是私企老板,会顺嘴骂一句,去你妈的吧!老子只要遵纪守法规规矩矩纳税,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在话下!但国企老总不行。虽然他也拿着高薪,甚至拿着高出职工几十倍、早已超越了被国外视为危险的警戒线的薪水,但那权利是上边给的,一旦遭上边白眼,就会找借口免你的职。到那时你的一切待遇都如昨日黄花,不复存在。而且,这种干部往往再进私企也难以胜任,变得无所适从,狗屁不是。

闵士杰的嘱咐对尤二立而言显然是救命处方。尤二立不由分说便撒出人马四处去买元青花瓷器。此时郑天友很快就听到了风声,便去找尤二立探问虚实。当郑天友印证了确有其事以后,便急急可可地问:"为什么这事不早告诉我呢?威州古玩行还有比我更懂青花瓷的吗?"

尤二立道:"我还敢找你吗?上次买你的那块玉璧,你口口声声说是汉代的,可经专家一鉴定,竟然是赝品假货。花多少钱买的暂且不提,主要是误了我的大事啦!我还怎么敢买你的东西?要不是看在房管局任局长和我多年的关系上你早…你也不是不知道,在威州地面上,还没有人敢骗我!"

郑天友急忙说:"尤总,你误会了。我当然知道你和任局长的关系,我就是真想骗人,也不可能骗你啊!这事我主要是上郭老六的当了。他说这玉璧是从博物馆一个工作人员手里买来的。他的花言巧语把我给蒙住了。你看这样行不行?先把东西拿回来,然后你再派两个弟兄,和我一起去找他算账。他如果不承认,就打他个满地找牙,这样,也能替我把事情洗清。"

尤二立道:"送出去的东西,怎好往回要?既然你说懂青花瓷,那就给我寻摸件元青花瓷器。瓶、罐之类的最好,哪怕小碗也行。但必须是元青花。"

郑天友道:"放心吧尤总,不就是青花瓷吗?这好办!我现在手里就有一件青花大缸,在家里压了好几年了,东西可好了,可惜是明代的,要是元代的就好了。对了,前几年我还卖过一件青花梅瓶,是不是元青花我也说不好。可有人说比明清早,没准就是元青花。我回头给你问问。若真是元青花,我就想办法给你赎回来。为这事你甭犯难,包在我身上好了!"

尤二立半信半疑。说:"那敢情好,不过这事得快办,晚了就误事了!"

郑天友急不可待地去找金岳武。金岳武自从患过脑溢血之后,虽然已经康复,可大脑反应明显不如以前机敏了。一见面,郑天友便问:"前几年咱卖的那个青花梅瓶是什么年代的,你还有印象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