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寻仇(2/6)

于博彦笑了笑,便把他在拍卖公司鉴定时回答同行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魏雨缪连连叹于博彦家学渊源。接着,他也试着问了一个稍稍专业一的问题:“你说有些人以掘山石冒充田黄石,为什么呢?齿苋的田黄石原本就是掘山石吗?掘山石一钱不值吗?”

于博彦又微微一笑,说:“我是学历史的。家父一生研究田黄石,雕刻过不少田黄石的印鉴图章,我也就跟着知了一些。”

于博彦当然不知围绕齿苋已经发

于博彦的话刚说到这里,魏雨缪的脸腾一下就红了。“欺诈”这个词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在他的心上!如果说沈月娟对他是欺诈,他对齿苋就不算欺诈吗?虽然有句常理叫“不知者不为过”可是如果对簿公堂的话,法律只重事实,并不认你常理不常理的!魏雨缪并不知蓝海法院对古玩圈的这买古玩打了的问题一般不予受理。于是,他的内心莫名其妙地张起来,急忙找话题掩饰自己:

睛呢?他这个门外汉当然不知于博彦在古玩圈的鼎鼎大名,一时间只是纳罕。而那块田黄石如果确实是假的,自己也是被蒙的人,何不往实验中学跑一趟,就教于于博彦,让自己也长长见识,明白一下自己错在哪里呢?于是,魏雨缪又赶到了实验中学。

见了于博彦,魏雨缪照方吃药,先给于博彦看了他的工作证,然后告诉于博彦,自己因为企业倒闭才转行到古玩街。所以,还请行家里手多多指教,尤其请于博彦这样的方家多加提携。他观察到,当他提到“方家”的时候,于博彦微微一笑,他捕捉到了于博彦意味长的这一笑,觉无论是谁都是喜好听话的。而于博彦一开,方才使魏雨缪明白,敢情涉及田黄石还有那么多知识呐,他魏雨缪完全是个白丁,不上当受骗才是太从西边来了!只听于博彦说

“与田黄石接近的石有二十来,比如‘掘石’‘掘山石’‘鹿目格’‘碓下黄石’‘掘都成坑’‘贴岩都成坑’‘蛇匏’‘贴石黄山’‘芦荫’‘溪’‘善伯’‘旦黄’‘黄冻’‘老坑黄山石’‘白黄’‘白山冻’等等等等。而在这些石中,以掘山石类冒充者为多。但只要将石质清,就不难辨认。”

“掘山石虽极似田黄石,但质多松,也不够温,更缺宝气,亮度和细腻度也不及田黄石,即使整日手渍浸也达不到田黄石油光滴的效果。而且,掘山石须经常泡油保养,否则便涩变态失去光泽。掘山石虽有萝卜纹,很像田黄石的枯纹或老萝卜下的纤维纹,但却更更显。再有,掘山石凝度不够,比重也轻。颜也不稳定,在灯光照下内里泛白…”

奥了!魏雨缪直听得两发直,脸上一红一白,心里扑腾扑腾。自己那么一个门外汉,怎么就冒冒失失贷了款跑北京潘家园买什么田黄石呢?如果事先找找于博彦,不是就避免被沈月娟骗了吗?而齿苋在红帆会所托着假田黄石侃侃而谈,振振有辞,他为什么不事先找找于博彦呢?魏雨缪为自己扼腕,更为齿苋扼腕!如果说自己初古玩行,情有可原,那齿苋是古玩界老资格老行家,怎么也徒有其名呢?于是,他将早晨发生的事告诉了于博彦。于博彦大惊失,连说:“不应该,不应该啊!齿苋怎么心理这么脆弱呢?假了就假了,打就打,古玩行分不清掘山石与田黄石区别的大有人在,为什么自寻短见啊?”

于博彦想了想说:“你还真够认真的,掘山石也叫鲎箕石,是零星埋藏在福建寿山乡山峰砂砾粘土层中的块状独石。靠挖掘而得,故名。其品质优于矿所产,属寿山石稀有品。掘山石洁腻温粹,肌理萝卜纹明显,外表淡黄层。泽以白为常见,亦有黄、红等。外观特征与田黄石相近,所以有人拿它鱼目混珠骗取钱财。但掘山石所在的山地泥沙燥,使石受浸酸化程度终无法与田相比,故尚能鉴别。掘山石早在清代已有发掘,历来为藏家所珍宝,50年前已属罕见。至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坡新挖掘一批独石,取名为鲎箕石和鲎箕坑。所以,掘山石也有一定价值,只是比不过田黄石。齿苋送到拍卖公司的那块正是掘山石。他那块掘山石卖到十来万应该不成问题,上下浮动三五万也属正常,但要想卖到几百万就是天方夜谭了,除非采取欺诈手段。”

魏雨缪像听天书,一句也听不懂。便禁不住问:“你是怎么掌握这些知识的呢?你是学地质的吗?”

“那么,怎样分辨掘山石与田黄石的区别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