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商量帮他把博物馆加高两层,我感觉博物馆那座楼才三层,太矮了,不够用;而且,墩墩实实的很坚固,上面加两层应该没问题。”
“你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竞争会长?”
“你没和我离婚之前,就是我最亲近的人,我不会对你说假话。”
罗伊看着张先令诚恳的表情,再联系这些日子张先令的所作所为,感觉他说的是实话,他确实在为竞争这个会长做着一切准备,不像有其他阴谋,便答应了。罗伊感觉张先令这么做可以一石三鸟:一是买通韩德庐,二是镇住《艺品周报》总编辑金铁文,三是比下拍卖公司总经理徐涛;至于实验中学的于博彦,张先令根本就没把他列入竞争对手行列,因为于博彦年纪轻轻手里没钱,就算倾家荡产也没法帮博物馆盖楼。但张先令提出,如果去找韩德庐,要两个人一起去,就是说,张先令出面,罗伊以配角身份随行,只是需要做好帮腔,就像说相声,有逗哏的,还需要一个捧哏的。
转过天来,罗伊如约陪张先令去找博物馆馆长韩德庐了。而马家驹则带着魏雨缪来到实验中学找于博彦对质。
马家驹不认识于博彦,所以他还是让魏雨缪先冲锋陷阵,他自己殿后守门。而魏雨缪是个心肠比较软的人,这种人说话就爱绕弯子,所以,他是这样开场的:
“于老师,我们昨天刚从北京潘家园回来,据朋友讲,现在一块春秋战国时期的宝玉‘和氏璧’正在潘家园卖来卖去,你耳目灵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于博彦一听这话就笑了:
“怎么可能?这样的传言你们不要信,难道‘和氏璧’是怎么回事你们还不知道吗?”
“我们只知道一些皮毛,还请于老师不吝赐教。”
“好吧,咱就说说‘和氏璧’。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和寻找着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下共传之宝。我们现在津津乐道于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块宝玉,和由此产生的扑朔迷离的神奇故事,这从根本上要归功于韩非。他在《韩非子?和氏篇》中叙述了卞和献宝的经过,这就是你们都知道的和氏被砍了左脚又砍了右脚,终于进献成功的故事。后来,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再后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号称‘始皇帝’。象征至高至尊权力的宝玺自然非常物所为,于是特以和氏璧制‘传国玺’一枚。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形呈龙凤鸟虫之状。公元前229年,始皇巡幸,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狼,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八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从此传国玺失而复得。秦末,刘邦率兵入咸阳。在灞上,素衣白马的秦王‘子婴上始皇玺’,刘邦受之而佩带于身。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