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978读《务虚笔记》的笔记(1/7)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9978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小说与务虚《务虚笔记》是史铁生迄今为止创作的第一bu长篇小说,发表已两年,评论界和读者的反应都不算热烈,远不及他以前的一些中短篇作品。一个较普遍的说法是,它不像小说。这bu小说的确不太符合人们通常对小说的概念,我也可以举chu若干证据来。例如,第一,书名本shen就不像小说的标题。第二,小说中的人wu皆无名无姓,没有外貌,仅用字母代表,并且在叙述中常常被故意混淆。第三,作者自己也常常chu场,与小说中的人wu对话,甚至与小说中的人wu相混淆。

对于不像小说的责备,史铁生自己有一个回答:“我不关心小说是什么,只关心小说可以怎样写。”

可以怎样写?这取决于为什么要写小说。史铁生是要通过写小说来追踪和最大限度地接近灵魂中发生的事。在他看来,凡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法都是允许的,小说是一个最自由的领域,应该没有任何限制包括ti裁的限制,不必在乎写chu来的还是不是小说。

就小说是一zhongjing1神表达而言,我完全赞同这个见解。对于一个jing1神探索者来说,学科类别和文学ti裁的划分都是极其次要的,他有权打破由逻辑和社会分工所规定的所有这些界限,为自己的jing1神探索寻找和创造最恰当的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他只须写他真正想写的东西,写得让自己满意,至于别人把他写chu的东西如何归类,或者竟无法归类,他都无须理会。凡真正的写作者都是这样的jing1神探索者,他们与那些因为或者为了职业而搞哲学、搞文学、写诗、写小说等等的人的区别即在于此。

我接着似乎应该补充说:就小说作为一zhong文学ti裁而言,在乎不在乎是一回事,是不是则是另一回事。自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虽然大多皆蒙不像小说之责备,却依然被承认是小说,则小说好像仍ju有某zhong公认的规定xing,正是gen据此规定xing,我们才得以把现代小说和古典小说都称zuo小说。

在我的印象里,不论小说的写法怎样千变万化,不可少了两个要素,一是叙事,二是虚构。一bu作品倘若ju备这两个要素,便可以被承认为小说,否则便不能。譬如说,完全不han叙事的通篇抒情或通篇说理不是小说,完全不han虚构的通篇纪实也不是小说。但这只是大略言之,如果认真追究起来,叙事与非叙事之间(例如在叙心中之事的场合)、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因为并无判定实与虚的绝对尺度)的界限也只ju有相对的xing质。

现代小说的革命并未把叙事和虚构推翻掉,却改变了它们的关系和方式。大ti而论,在传统小说中“事”chu1于中心地位,写小说就是编(即“虚构”)故事,小说家的本领就ti现在编chujing1彩的故事。所谓jing1彩,无非是离奇、引人入胜、令人心碎或gan动之类的戏剧xing效果,虚构便以追求此zhong效果为最高目的。至于“叙”不过是修辞和布局的技巧罢了,叙事艺术相当于诱骗艺术,巧妙的叙即成功的骗,能把虚构的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信以为真。在此意义上,可以把传统小说定义为bi1真地叙虚构之事。在现代小说中,chu1于中心地位的不是“事”而是“叙”好的小说家仍然可以是编故事的高手,但也可以不是,比编故事的本领重要得多的是一zhong独特的叙事方式,它展示了认识存在的一zhong新的yan光。在此yan光下,实有之事与虚构之事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实有之事也成了虚构,只是存在显现的一zhong可能xing,从而意味着无限多的别zhong可能xing。因此,在现代小说中,虚构主要不是编jing1彩的故事,而是对实有之事的解构,由此而进窥其后隐藏着的广阔的可能xing领域和存在之秘密。在此意义上,可以把现代小说定义为对实有之事的虚构式叙述。

我们究竟依据什么来区分事wu的实有和非实有呢?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活动着各zhong各样的人,发生着各zhong各样的事,不妨说这些人和事都是实有的,其存在是不依我们的意识而转移的。然而,我们不是以外在于世界的方式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活在世界之中,并且不是以置shen于一个容qi中的方式,而是rong为一ti,即我在世界之中,世界也在我之中。所谓rong为一ti并无固定的模式,总是因人而异的。对我而言,惟有那些进入了我的心灵的人和事才构成了我的世界,而在进入的同时也就被我的心灵所改变。这样一个世界仅仅属于我,而不属于任何别的人。它是否实有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我们就必须进而否定任何实有的世界之存在,因为现象纷呈是世界存在的惟一方式,在它向每个人所显现的样态之背后,并不存在着一个自在的世界。

不存在自在之wu——西方哲学跋涉了两千多年才得chu的这个认识,史铁生凭借自己的悟xing就得到了。他说:古园中的落叶,有的被路灯照亮,有的隐入黑暗,往事或故人就像那落叶一样,在我的心灵里被我的回忆或想像照亮,而闪现为印象。“这是我所能得到的惟一的真实”“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zhong叫zuo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呆在那儿。”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真实本shen已是一zhong虚构。那么,我们也就必须承认,世界惟有在虚构中才能向我们真实地显现。

相信世界有一个独立于一切意识的本来面目,这一信念蕴涵着一个假设,便是如果我们有可能站到世界之外或之上,也就是站在上帝的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看见这个本来面目了。上帝yan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这也正是史铁生喜huanzuo的猜想,而他的结论也和西方现代哲学相接近,便是:即使在上帝yan里,世界也没有一个本来面目。作为造wu主,上帝看世界必定不像我们看一幅别人的画,上帝是在看自己的作品,他一定会想起自己有过的许多腹稿,知dao这幅画原有无数zhong可能的画法,而只是实现了其中的一zhong罢了。如果我们把既有的世界看zuo这实现了的一zhong画法,那么,我们用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所喻指的就是那无数zhong可能的画法,上帝的无穷创造力,亦即世界的无数zhong可能xing。作为无数zhong可能xing中的一zhong,既有的世界并不比其余一切可能xing更加实有,或者说更不ju有虚构的xing质。惟有存在是源,它幻化为世界,无论幻化成什么样子都是一zhong虚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