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讨伐上杉(2/6)

八、上杉氏兴亡在此一举,还请三思…

承兑从京城被召大坂。家康把所有的人都打发了下去,单独与他密谈了两个多耐辰,然后把他关在一间书房内,让他给直江兼续写一封长函。

“就看他如何回复了。”大谷吉继亦

六、请家老奉劝景胜速速京。

“颇有谦信人遗风,真不愧铮铮男儿…”当年得太阁赞誉的直江山城守兼续,上自有与石田三成相似的固执。年轻时,他就与信长的兰、氏乡的名古屋山三并称三大俊男。今日,他已是年逾不惑、阅尽沧桑之人。

五、加贺前田氏,内府并未究。不知能否以此为鉴?此事可与增田、大谷、神原等商议。

二、景胜若无异心,可携誓书前来解释。对此事,贵方有何考虑?

书函主要内容如下:

“上杉中纳言回领内之后,说他有叛心的传闻不绝于耳,想必诸位大人也有所耳闻。看来,不兵讨征是不行了。”在增田、长束以及刚刚任命的新奉行大谷吉继面前,家康如此说。但无论增田长盛还是长束正家,都没有看这是家康在试探上杉景胜。二人听了这番话,悄悄互递了个,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大谷吉继。石田三成频频向上杉家老直江山城守派遣密使一事,二人当然不会不知。

“这…河村长门守与中纳言及直江山城守都有一面之,不妨…”

信中既无胁迫之意,又不忘顾全大局,字里行间情又重,劝谏辞诚恳直白,实在难为了承兑。当然,一旦让人觉察此函乃是与家康商量后所修,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承兑涂改了数遍。

“是…啊,不敢,不

…此次传书,实有不情之请。中纳言京贻误至今,内府疑虑匪浅,又有朝野间言,方有此遣使一事。详情自有使者谕,此无须赘言。然贫僧与施主多年至,挂怀之事不敢稍有隐瞒。若中纳言百密一疏,思虑欠周,施主亦应勇陈己见,以释内府之疑…

由于直江兼续在上杉氏举足轻重,石田三成才频频派密使与之联络。而最近,上杉氏也频频向佐和山城派长尾清七郎、主殿等辩才众之人。对这一切,家康了如指掌。因此,让承兑给兼续修函,乃是了解上杉氏日后走向的最好办法。

家康默默读完,卷起书函。

一、在神刺原修筑新城一事,若非应对不测,是否有此必要?

“如此可否?”

前田利长的考验之后,家康开始试探上杉景胜。

众所周知,在京城时,相国寺属下小寺丰光寺承兑长老与上杉家老直江山城守相,故无人有异议。

四、若堀秀治说法有误,就当主动前来辩明是非。

七、朝野上下盛传会津武备不同寻常。据传朝鲜也在加战备,内府已向朝鲜派使节。若朝鲜不肯妥协,将在来年或后年向朝鲜派遣军队。内府想与景胜商议此事,故请尽快京。

增田长盛松了气,向前挪挪。虽说伊奈图书是家康心腹,可如果再让自己家臣也跟去,就再好不过了,遂:“要携带内府与我等署名的诘责信函前去吗?”

“那就让他去看看。此外,丰光寺承兑与山城守乃莫逆之,让他给山城守去封书函如何?这样,真相就可大白于天下。”家康心平气和

家康:“行文颠三倒四,不过反而表明了你的心志,真是奇妙。大师是不是已看透了家康的心思?”

“言之有理,理当如此。”家康颇为脆地同意了大谷的建议。其实,他原本就不认为景胜存有叛心。“就让伊奈图书和长盛家臣去访查,众位意下如何?”

“不,既已派了人,就不必前去训斥诘问了,那样未免不近人情。传我谕,就说如今言四起,故请景胜前来解释。诸位有何异议?增田派谁去为宜?”

三、景胜为人忠厚正直,太阁生前盛赞不已,内府甚是清楚,只要解释清楚,可冰释前嫌。

“那就让伊奈图书和河村长门带着承兑长老书函前去…就这么定了。”增田长盛

大谷吉继老谋算,光自比增田长盛和长束正象长远得多,他:“话虽如此,但中纳言大人还不至于堕落到忘却太阁大恩、背叛少君的地步。世间言究竟是真是假,以在下之见,立派使者前去访查为宜。”

承兑煞费苦心写完,把书函呈给家康。他认为,这恐怕是家康向上杉家表示的最后一丝温情,不让家康过目,他无法安心。

家康不动声。实际上,他心中并不平静。比起上杉景胜,家康更关注直江兼续。直江兼续尽乃景胜家臣,但由于才华横溢、情豪,太阁在世,他便可与诸大名一样面见。他曾用名通兴六,在谦信过侍童。谦信在世时,由于臣直江与兵卫信纲英年早逝,兼续赘直江家,娶了与兵卫貌的妻,得以继承直江家业,并得到重用,不仅位列上杉家老,主君景胜被转封会津之后,他又被赐予三十万石厚禄,成了米泽城主。三十万石的家臣,全天下独一无二,可见上杉景胜对其之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