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幅画牵动的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恋(3/3)



两个月后,为了寻找美国小妹,史蒂夫再次来到伦敦。等他见到美国大使夫妇时,他失望地得知上任大使夫妇已于一个月前结束了任期,回到美国了。他从新大使那里听说了贝迪的情况,知道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丈夫是个非常优秀的绅士,史蒂夫心中既欢喜又惆怅。他知道他们已经分别了近18年,虽然对于自己来说战争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但是对于贝迪来说,也许她更想忘记那一段历史。

当他开始走近贝迪的时候,他的心几乎都要跳出来。史蒂夫觉得从花园至客厅的路漫长而艰辛,他几乎走了28年的时光…

当泪水把他们两人的衣襟打湿之后,贝迪挽着史蒂夫的手臂来到了书房,给他看那幅画。他在那幅画前站了许久,眼泪一直没有干过。最后,他习惯性地走到那幅画前,试图翻看那幅画的背面,看看他的小贝迪是否给他留了什么纸条。最后他们都笑了。

史蒂夫见到了戈鲁尼先生,两个男人虽然第一次见面,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只迟疑了一秒钟,然后就紧紧地拥抱到了一起。戈鲁尼先生对史蒂夫说的第一句话是:“那是一场可耻的战争,是人类的耻辱。”

而史蒂夫对戈鲁尼所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从懂事起就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贝迪一生幸福,而你做到了,我也许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但我真的很想说谢谢你。”

戈鲁尼夫妇试图挽留史蒂夫在家里多住几天,但是史蒂夫执意早日返回德国。临行前,贝迪坚持把那幅画还给史蒂夫,史蒂夫这样说道:“你有两个理由必须拥有这幅画:一、你替我的父母保全了这幅画,使它避免落入他人手中,他们在天之灵一定非常欣慰;二、对于我来说这幅画里有太多的记忆,它在你的手里,意味着你没有把我忘记,至少这是我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

贝迪答应了史蒂夫的请求,永远保留这幅画。史蒂夫回到了包林,继续着他家族的事业。直到他快50岁的时候,他才娶了奥地利姑娘为妻,并生下了四个孩子。

在随后的岁月里,戈鲁尼夫妇不遗余力地呼吁美国各大媒体关注战后对犹太人受害者赔偿等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著名媒体纷纷开始大幅报道这方面新闻,为史蒂夫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不久,德国莱茵河沿岸开始修建大坝,政府同史蒂夫交涉过后,开始批量购买他的土地。就这样,在战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史蒂夫使家族的财产翻了几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史蒂夫把企业委托给信赖的经营者,自己则隐居在家族的古堡中,深居简出。

1996年,戈鲁尼先生去世。两年后,贝迪的健康严重恶化,她再次致电史蒂夫,希望他能够在她活着的时候,收回他家族的画。史蒂夫亲自到美国看望了贝迪,并且说服她打消了这个想法。由此,贝迪留下遗嘱:如果在她死后,史蒂夫先生依旧拒绝接受这幅画,那么她的儿子们可以将这幅画拍卖。拍卖收入的三分之一留给她的儿女,三分之一捐给世界残疾儿童基金会,三分之一捐给以史蒂夫。戈奥尔格先生命名的任何慈善机构。2003年底,贝迪去世一年半后,她的后人决定拍卖此画。此消息一经传出,就引来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强烈关注。2004年5月,在伦敦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拿烟斗的男孩》以一亿四千万美金的天价成交,由于此画打破了14年前梵。高名画7800万美金的记录而创造了奇迹,这位神秘的收藏家一下成了受世人关注的对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