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章 失眠
我叫海川,不是没报姓,而是就姓海。这个姓氏不多见,至少在我shen边除了父亲就再也不认识哪个姓海的人。不过这样也好,至少重名的概率小了很多。
名字虽然高大上,命却不怎么好,就在我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那一年他54岁。说起这件事其实ting诡异的,打小我就听父亲讲过,海家的男丁自古至今就没有超过55岁的,大概也正是这个缘故,他从来不qiang迫我zuo任何事,只要是我选定的,基本上都不会干涉,当然除了那些违法luan纪的勾当。
不知dao是不是因为年纪小的原因,或者55岁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反正当时我并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直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居然已经过去了一半。
因为是独子,再加上这zhong莫名的jin迫gan,父亲走后我突然gan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心事也重了。对我来说yan下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挣钱养家糊口。报考公务员是难有chutou之日的,于是我蹿腾一个志同dao合的室友一起开了家“古董”店。说是“古董”其实最早只是倒腾一些年代稍久的旧门板,旧qiwu什么的,完全与古玩字画搭不上边。不过随着人们越来越尚古怀旧,生意居然一天比一天红火,不敢说发财吧,至少挣了些小钱,这令我们这些**丝着实兴奋了一阵。
不过母亲对这个行当一直心有顾虑,总希望我能去国家机关上班。不为别的,只因我们海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经商,用父亲临终时的话说就是“凡海氏后代,均不从商”
不过我认为这zhong想法纯属旧社会对商人的偏见,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那些老传统老观念早该摒弃掉了。所以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拿我没办法的母亲。
只是这个行当比较辛苦,经常要到全国各地搜罗货源,用我们行话说就叫“上货”虽说这些东西没有古玩的本儿大,可一旦打了yan,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损失。好在父亲的旧友胡宗华是个行家,据说他祖上在大清朝zuo过官,解放初期那会儿,就从他们家里搜chu过很多奇珍异宝。尽guan到他这代也基本没剩下什么玩意儿,不过好在品鉴的手艺还是传承了下来。
最早胡伯是不赞成我干这个的,说我xing子急不适合。我没理他这个茬儿,不到一个月就把摊子拉了起来。他看我决心已定,也不再多说,把家里安排妥当便主动过来帮忙了。
an说这一年多来我从他那儿也学会了不少东西,可每次上货他还是不放心,无论去哪儿都要跟着。这倒也好,至少我心里有底了,上货chu货只guan放开了白话儿,从来不用担心“砸浆”行话,指从同行手中买来打yan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
yan下就有个急单,主顾听口音像是北京人,没见过,只是电话里说要两tao木雕门板,两tao石雕窗格和两tao门石。要说旧仿货这些东西倒是好找,可他要的全是一水清代货,而且还很急。经过四chu1打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