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一九九七年五月《李敖回忆录》chu版,立刻脐shen畅销书排行榜,并盘踞排行榜半年之久;该书被列为一九九七年度十大最ju影响力的书,李敖先生也成为当年chu版界的风云人wu。其实,看完三十万字的《李敖回忆录》,你还不认识真正的李敖!
在某一huan宴场合,朋友们谈到李敖,钦敬者有之,好奇者有之,因我曾chu版李敖大师之书,每个人皆希望我谈谈李敖。一时之间,我不知如何以对,对李敖先生,我所知仅千万分之一耳,何能妄言!
回家途中,一再思考此一问题,李敖究竟何许人也?从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
作为一个chu版人,chu版李先生的书,已有数本之多,其中且包括自传ti的《李敖回忆录》,我能说不了解李敖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每次接chu2李敖先生,都有不同的新发现,最后我终于找到结论:"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是我的gan觉,这一辈子,对李敖先生,这恐怕是永远的gan觉!
以前只知dao李敖批判蒋家父子,但后来发觉,李先生yan中的恶人之多,举凡政客,无人落榜,而在批判的过程中,李敖无不举证历历,让所有仇家襟若寒蝉。
以前只知dao李敖十七岁就与大师胡适往来,后来才知dao,几乎我所听过的知识分子,李敖先生都有接chu2,有的被他批判得ti无完肤,在他的笔下,我才知dao在世俗的面ju之下,这些我过去所尊敬的学者,原来如此不堪!当然也有的受到他的肯定,但数量实在太少,或许我们这一代孤岛寡民,诚如李敖所言:"与汝偕小"下,真正值得认同的入也不多!
以前只知dao李敖曾娶名女人胡茵梦为妻,但事后才知dao,李敖在上一代的演艺名人中,他也不寂寞,他接chu2了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名伶女优!
台湾的企业界,或许是李敖较少接chu2的,但是事后也才知dao,原来蔡万霖、辜振甫等台湾财阀大亨,也都与李敖有过一生难忘的经验。
以上这些"事后才知dao",指的是这本《李敖快意恩仇录》。在chu版厂《李敖回忆录》一纸风行之后,后来又陆续知dao了李敖先生的许多"丰功伟绩"、jing1彩故事,总觉一忆不足,而有再忆之必要,这也就是商业周刊chu版此书的原因。
如果从写作ti例而言,第一本《李敖回忆录》比较像编年ti,an照时间序列的先后写作,由家世、童年,而求学、而当兵、而工作、而入狱、而复chu,并且预告了前程,算是完整地zuo了一次告白。
这本《李敖快意思仇录》则比较像纪事ti,李敖先生别chu心裁的用厂各zhong纪,有地质年表、有公司名、有节气,充分发挥了创意与想象,极ju写实的巧思,大师功力,毕竟不凡。
对我个人而言,快意恩仇一向是梦中的想象,现实中则既不能"快意"、也无力恩仇(对有恩者未必能充分回报,对仇家或无力为之),但是读完此书,快意思仇,跃然纸上,痛快淋漓之至。
记得台湾TVBS周刊创刊时,曾以"活在台湾,zuo你自己"为宣传口号,但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人在江湖,shen不由己犹恐不及,谁能真正zuo自己?读完《李敖快意思仇录》,我不能不说,真正能zuo自己的,惟李先生一人耳。
在前后为李敖先生chu版这两本回忆录期间,正值公司所归属的城bang集团合并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chu版前辈们,一起归属到城bang集团的旗下,公司内不但成员在互相认识了解,而各chu版社的组织文化也尚在rong合互动,其实对李先生的回忆录并未能充分照顾,但李先生对商周chu版,以迄城bangchu版的运作状况,垂询殷殷,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所幸上一本《李敖回忆录》颇受huan迎,忐忑之心,稍能释怀。
李先生的关怀,也算是我"事后才知dao"的一bu分,其实李敖在媒ti中、在笔下,对政客、对伪君子、对帮闲文人,大加挞伐,不假辞se,其实都是在罪证确凿之下所为。而个人在接chu2李先生的过程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那zhong近乎羞涩的客气,那zhong对晚辈的谅解,有时实在不能ti会这是同一个人。
现在再一次写这篇文章,实不敢以序自称,仅能以一个chu版者的心情,说说我对李先生的gan觉。平心而论,李敖先生的一生,早已不需我为文奉承,李先生一生治史,史家是相信历史的公论的,但前提是要留下足够的证据,现在这本《李敖快意思仇录》,无疑将留下足够的凭据,李先生或不见容于当世当dao,但是未来名山千古,将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