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可不是一般的洋行,它的后台大老板乃是17大国际银行家族中起家最早、势力最大的英国林银行。在19世纪,
林家族号称是“欧洲第六大
权”其发迹比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早,在国际金
领域曾是无可争议的老大。有此
援,怡和洋行在与胡雪岩的对峙中,始终
于不败之地。
而胡雪岩的境却开始不妙了。要知
,维持价格控制需要
昂的成本,对加盟丝商的利益补偿、
价收购生丝、提
定金比例、不菲的货栈费用、
大的
资成本、运输、保险、人工全都要钱。惊人的资金占用使得胡雪岩的现金
于日益脆弱的危险之中。
最终,左宗棠胜利收复新疆全境,其声望与地位一时压倒了李鸿章。此时,中法战争又云密布,左宗棠再次主战,李鸿章再度主和。李鸿章生怕大笔资金再度
主战派手中,致使北洋系经费来源不足,因此决定发动“倒左”攻势。打仗打的是钱粮,
制住左宗棠,必先废掉左宗棠的“钱袋
”胡雪岩。
胡雪岩与盛宣怀并无太的个人恩怨,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胡雪岩的后台是当时的两江总督左宗棠,在平定新疆叛
的过程中,胡雪岩作为其总后勤,运用自己阜康钱庄的信用和金
网络,于1867年首创以海关关税为抵押向洋行和外资银行举债,14年中,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
资1600万两白银,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殊勋立下了汗
功劳。1883年让他陷
绝境的50万两汇丰银行债务,正是他以自
信用为收复新疆的战争债务所
的担保,如果政府的钱不能准时到位,他将不得不自己掏钱垫付给汇丰银行。
盛宣怀的后台自然是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与左宗棠的矛盾天下皆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中国的西北方向,中亚的阿古柏利用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在英、俄等列
的支持下,侵
新疆,成立了所谓的“浩罕国”不久,俄国军队占领边防重镇伊犁,西北
防形势危如累卵。同时,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日本又挑起了侵略台湾地区的严重事端,中日之间战事一
即发。“太平天国”十四年战争之后,清朝府库一贫如洗,国家财政已无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可是,李鸿章所代表的“海防派”主张
化海军为优先要务,为此不惜放弃新疆;而左宗棠
持“
防”绝不可废,应该毫不犹豫地对新疆叛
行武力征伐。双方矛盾的焦
就是“筹饷”问题,如果朝廷决定“海防”优先,则
额的资金将
北洋派的势力范围,而确立“
防”国策,则左宗棠必然实力大涨。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尖锐较量。
盛宣怀要彻底搞垮胡雪岩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他的能量也仅限于截断北洋系控制下的上海应付给胡雪岩的50万两协饷,这笔钱正是朝廷偿还汇丰银行的欠款。而胡雪岩由于用阜康钱庄的信用为朝廷向汇丰借款,如果朝廷迟付,他就必须垫支。不过胡雪岩毕竟是玩金
的,
在上海的资本市场中心,无论是向汇丰银行提
贷款展期,还是向其他外国银行拆票,或者向上海钱庄票号同业拆借,亦或将价值近千万的生丝
行抵押贷款,更何况,他还有上万亩的土地、庄园等不动产,以及20多家典当铺、连锁票号和胡庆余堂药店等庞大经营
资产,筹措50万两银
并不是件太难的事。
这时“欧洲的蚕丝却见丰收,敦和欧洲大陆市场能够不顾中国的歉收”【3】。洋行转而寻求收购欧洲本土生丝。到1883年年关时,丝价大跌,一半丝商推迟结算,几家大的丝行破产。胡雪岩试图邀集丝商将来年的新丝再次收尽,以迫使洋行屈服,结果无人响应。
上海市场生丝成清淡,买卖双方僵持了整整3个月。此时,双方较量的就是资金的实力了。
因此,盛宣怀不仅需要掐断胡雪岩的官府资金来源,更需要斩断胡雪岩在资本市场上的一切资通
,而这绝不是盛宣怀能搞定的。他必须联合上海金
市场上真正的大腕,才能向胡雪岩的背后
上这致命的一刀。
早已将这一切看在里的北洋派
将盛宣怀开始行动了。他正在密谋“废掉”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