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人民币的困境(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人民币的困境

“错误的经济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归属。因此,与利益相比,更危险的其实是思想。”

——凯恩斯

目前的人民币与建国初期人民币的发行机制chu现了明显变化。当时中国金rong战略的最高原则就是独立自主,既不与苏联的卢布挂钩,也不与mei国的mei元挂钩,同时也不与苏联和西方控制下的黄金挂钩。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的独立xing,人民币的币值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60年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rong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作chu相应的调整乃势所必然。

然而,1994年以来,在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就使人民币被外币(尤其是mei元)左右的程度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外汇占款已成为人民币基础货币的主要产生方式。所谓外汇占款,说白了,就是以mei元为抵押发行人民币,再经过银行系统的放大效应,中国liu通的70万亿人民币中,绝大bu分的“发行储备”实际上是mei元资产。现在的困境就在于,人民币已经基本被“mei元化”了。

在当今信用货币ti系之下,货币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创造信用的人是否守信。而目前的mei国正面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失业危机,不堪承受的高负债,18%的真实失业率,大幅贬值的房地产,严重缩水的养老金账hu。7900万“婴儿chao”在未来一二十年陆续退休(其规模高达就业人口的一半),政府医疗养老开支未来的飙升,财政赤字的难以抗拒的恶化,国债私人负债的持续攀升,这一切·译chu来就是,mei国人的违约将史无前例地大幅上升,而创造mei元的这些白条的价值,将前所未有地下跌。违约,可以是直接与公开的,也可以是间接与隐秘的,mei国正在实行的第二lun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属于后者。

mei元的实质是一zhong以债务为抵押所发行的货币。每一张liu通mei元的背后都是某人对银行系统的负债,这张纸币其实是一份债权的收据,所以每一个持有mei元的人都是mei元债务的债权人。

当mei国以“量化宽松”这样“匪夷所思”的名称,来启动印钞机时,mei联储通过购买mei国国债和金rong机构持有的债券、票据来对mei国ju额债务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化”“量化宽松”无外乎两个han义,一是规模远超正常水平,从而达到稀释债务的目的;二是“被货币化”的债券质量大大降低,如早已实质破产的“两房”所发行的债券。这样一来,海量增发的mei元大大稀释了mei元原持有人手中债权的“han金量”同时,新发行mei元中的“资产毒素”大大上升。2008年mei国金rong海啸之后所“量化宽松”chu来的“新mei元”是一zhong典型的劣质货币,这就是为什么黄金这zhong诚实的货币从2008年金rong危机爆发时的每盎司700mei元,暴涨到目前1400mei元的主要原因!

当这zhong债权“han金量”被大大稀释,并且“资产毒素”大幅超标的劣质mei元涌向全世界时,全球金rong秩序怎能不luan?各国又岂能坐视“劣质毒mei元”的冲击?

2008年以来“劣质毒mei元”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银行系统将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和其他渠dao进入中国的mei元结算为人民币,再将mei元卖给人民银行,此时的“劣质毒mei元”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以它们为抵押发行的人民币,就是这些劣质mei元债权的收据,最终被广大人民币持有人所拥有。“mei元病毒”通过货币liu通进而“传染”到人民币。从表面上看,mei元储备资产被政府拥有,但这些资产的最终收据却掌握在人民币持有人手中,因此,这些“劣质毒mei元”资产的实际拥有者是中国老百姓,而政府仅仅是“代持”

此时,mei国开始发力,qiang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假如中国拥有2万亿mei元的外汇资产,而人民币对mei元比价为8:1,那么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发行了16万亿人民币,这些“毒素超标”的mei元资产收据经过银行系统的放大作用已经liu入中国的经济ti内,并广为大众持有。如果在mei国的压力下,人民币被迫升值到6:1,这时将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zuo个形象的比喻,如果2万亿mei元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换回16万亿个面包,那么人民币升值前的每一张收据可换一个面包。现在面包价格突然变为用12万亿张新收据可买1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