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2节大家都开始叫他穆先生(2/2)

“增加知识就是增加忧伤,”穆先生也开始掉起书袋,他的谈吐随之严肃起来“人爆炸不可收拾,普遍同质化的生活,再加上生态环境上的挫败,丰盛的背后是集迈向僵化,为什么不该认识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该忧伤?”

穆先生的答复不意料,这些日以来,我对于这位言辞鲁的老师已略有了解,学历跨及欧的他,创作范围广披书画雕塑和平面设计,统称视觉艺术。曾经是一个愤怒的昨日文艺青年,如今因为路数诡异,在文化圈中,算是个评价两极的人

“因为艺术家的贡献就是在夸张,不是在临摹。妈的。”

“人是会调适的,人是会修正的,为什么最不愿意相信的,反而是这些艺术家?”

“既然要谈错误,就不应该低估了我们自己,还有我们后代的文明能力,所以我说这电影视觉狭隘,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能够收拾残局的,也会是人的觉醒,和更人文标准的科技能力。这艺术,只是增加忧伤。”

“二在哪里呢?吉坦罗丝卡奇塔波娃?”

为艺术家,至的压力是必须保持原创,早年走嬉解放路线,让他陷于崇,后来谈暴走风格又害他哈日,穆先生努力突围,开始办杂志,他的只在台北发行的小众杂志声望并不低,刊名就叫《毁灭》,他在连篇累册的文章中,大谈破坏的价值,鼓励青年损毁公,谓之刺激更新,又主张凡事行造反式思考,称之激发活力。

“纯粹是我的觉,我对这文明黑暗恐惧症越来越不耐烦,我觉得这是一短视的悲观,一视觉狭隘症。”

片之后就是讨论课程,所以在片末时都陷一片谦虚的静肃。摘下镜,我的烦闷,而现在大家一齐望着我,自从上次和穆先生锋,我就此被公推成了意见领袖。

“妈的不要给我掉书袋。这就是要凸显人类的错误,文明带给地球的负担,你看不它的用意吗?”

依我看这还是学,不算原创,只是比国迟发了二十年的反文化,但是毕竟与平日所见所闻大不相同,所以我也到一些兴味,为了维持在课堂上与穆先生对谈,我特意修改了每日夜读的书单,开始亲近汤姆沃尔夫、艾比霍夫曼、史都华艾伯特之类派,读及逆式圣经里“如果有人掴你的左脸,你就砸烂他的右脸”云云,不无会心痛快之,但问题在于痛快之外,我能会这颠覆秩序、剥除人文压制、追寻冥冥天晓的渴望,我所能读的总况味却是,想要猛力地扼止什么,扭转什么,最终所得是更大的疏离与迷惘,那是意外的离心力量,那是知识分式的忧伤。

“怎么样呢?”穆先生也等待着我的发言。

“二。”

坐在一旁陪课的林教授于是对我齿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