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可以说,所有小说,都无不是抒情之作。文学,无论通过哪一文
表达,全是思想与
情
会的结晶。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指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
情”又如十九世纪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所说:“
情是诗人天
的主要动力之一,没有
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了诗”“每一篇艺术的作品,都应该是
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
情。如果没有
情,就不能理解是什么使作家拿起笔来…”正是这样,引起创作冲动的,往往是作家曾经一度
验过的
情。他要运用语言形式所组成的形象
系传达
来,以使读者能够获得同样的
验,产生相近的
情,这便是文学的活动。若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创作,包括小说,都是抒情。
1983年2月28日,评选结果揭晓,《拜年》名列第一,《香雪》名列第五。我在1999年发表的《秋月系相思》第四
分《
兰秋
留秀
,雪月风
照
明》中,曾经写
:“尽
如此,在我看来,仍不足以显示它应有的地位和实际的价值。《香雪》之
能被
知,
知之后敢于表达,存在一个暂短过程。这个过程表明,在评价作品文学
和社会
的
量与
上,有些人还有些被动与波动。当社会
调对文学的政治需求时,社会
更受重视;当形势宽松了对文学的制约时,艺术的
才得更好地焕发其魅力。…虽然,1982年获奖作品的第一名,是蒋
龙的《年》;但是,代表短篇小说创作成就与特
的,是《哦,香雪》。多年之后,时过境迁,《拜年》或许会被忘记,而《哦,香雪》则将以其纯净的诗情,隽永的意境,常被忆及,不会忘记。”
孙犁赞赏《香雪》的中心词,就是说它“从到尾都是诗”诗与小说本是两
不同的文
,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小说则被视为叙事的文学。为什么说小说如诗便是好小说呢?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达到了如诗一样的
效应。
1982年12月17日由《人民文学》评选工作组,获得读者推荐票数多少为序确定,共有蒋
龙的《拜年》等13篇,没有《香雪》。
我参与过多次评奖活动,我经历过多次对于作品的各评价,只有1983年这一次,只有《香雪》这一篇,曾
现如此的奇特现象。这难
不该引起我们对于文学发展的历史思考吗?这难
不足以表明《香雪》这一篇小说在文学史上
有其独特的地位吗?
2、小说应该如诗
1983年1月24日,由于《小说选刊》选载《香雪》已为读者和评委得知,提供第二批16篇备选作品时,《香雪》被列其间。但1月29日行的第一次评委会,没有提到《香雪》。2月26日
行的第二次评委会,《香雪》虽被提到,但大都是放在发言的最后。起先,沙汀发言最后特意表明:“我个人最喜
的,是《哦,香雪》。”接着,冯牧、唐、王蒙等一些评委,相继都在发言最后表明:“个人偏
《香雪》。”唐还在第二次会议结束时再次发言,特别说明:“我个人偏
《香雪》,原先不敢讲,既然有人讲了,我就提
来把它的名次往前排吧。”王蒙则明确提
,将这一篇提到前五名——
照惯例,前五名实际上也就是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