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花你带回去给你的妻子。”
他惊讶地盯着她。“但是,将军…”
“不用再说了。”
马里斯点点头,拿起花瓶,匆匆走了出去。
诺艾丽知道他会迫不及待地到处去告诉别人她是如何蔑视一位德国将军的。她以前对其他德国军官也是如此,法国人把她看作女英雄。这太荒唐了。其实诺艾丽并不反对德国人,她只不过对他们十分冷淡罢了。他们与她的生活,或者说与她的计划,没有关系,她仅仅是容忍他们,等待着他们回国这一天的到来。她明白如果她和德国人有所纠葛,她将会受到伤害。现在也许不会,但是她关心的并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她认为那种以为第三帝国的统治将会延续一千年的想法简直是发狂。任何历史学者都知道,所有的征服者最后都被征服了。同时,她不会做任何事情来使得她的法国同胞在德国人最后被驱逐之后对她进行报复。德国人的占领对她毫无影响。当提起这个问题时——这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诺艾丽总是避而不谈。
阿尔曼·戈蒂埃对她所持的态度很感兴趣,经常设法了解她对德军占领的看法。
“纳粹把法国征服了,你在乎吗?”他常常问她。
“我在乎又有什么用?”
“那不是问题的要害。如果每一个人都和你的感受一样,我们就完了。”
“不管怎样说我们已经完了,是吗?”
“如果我们相信人有自己的意志,那就没有完。难道你认为一生下来我们的命运就注定了吗?”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这样。我们被赋予自己的躯体,自己的诞生地和生活中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改变现状。我们有可能变成我们想要自己成为的任何样子。”
“和我的看法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就得和纳粹进行斗争。”
她看着他。“因为上帝站在我们这一边?”
“说得对,”他回答道。
“如果真有上帝,”诺艾丽不无道理地回答道“他创造了纳粹,那么他也会站在他们那一边的。”
十月,诺艾丽第一部剧上演一周年了。剧院老板在银塔餐厅为剧组的全体成员举行宴会。应邀赴宴的客人各式各样,有演员、银行家以及有影响的企业家。来宾大多数是法国人,但是出席宴会的还有十几个德国人,其中有几位是身着制服的军人。所有的德国人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带着法国女郎。未带女伴的是一位四十开外的德国军官,他瘦削的长脸显得十分聪慧,凹陷的眼睛是绿色的,身材匀称,很像运动员。一道细长的伤痕从颧骨一直延伸到下巴。诺艾丽注意到他虽然没有走近她,但整个晚上一直在打量着她。
“那个人是谁?”她随口问一位宴会的主持人。
主持人朝那个军官瞥了一眼,他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呷着香槟酒。然后,主持人吃惊地转向诺艾丽。“真怪,你居然会问这个。我还以为他是你的朋友。那是汉斯·谢德将军。他是总参谋部的人。”
诺艾丽记起了那些玫瑰和那张卡片。“你怎么会以为他是我的朋友?”她问道。
那人显得有些慌张。“我自然以为…我的意思是法国上演的每一部剧和电影都必须得到德国人的批准。当审查官要禁拍你主演的新电影时,将军亲自出面表示认可…”
这时,阿尔曼·戈蒂埃带来一位客人,要见诺艾丽,话题就岔开了。
诺艾丽再也不去注意谢德将军。
第二天晚上,她来到化妆室后,发现一个小花瓶,里面插着一朵玫瑰花,还附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