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多方面的观察(2/5)

有人看了我引用这首诗的小说,他没有看它的结尾,只凭看到的描写过程的文章,就批评我是把残疾孩和他的父母一起,全当作锁在终生残疾这条锁链上的灵魂了。然而我考虑着布莱克的本思想,同时也想到另外一面是这现实世界的人全都被拴在锁链上了。有残疾的人遇到偶发的一些事情时,就更加陷于窘境,在这些方面使他们得到解放这一,和一般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激之情地说:“又是爸爸来救我!”到这时候他的发作完全停止,我把他依旧沉默不语的情况以及他发作的情况告诉妻之后就睡下了。午饭之前起来一看,儿在昨天还毫无兴趣的录音机之前摆起架式着耳机呢。据妻说,仔细听了一下耳机漏的细小声音,好像是肖的“奏鸣曲第二号”下午开始,我们叫他他也答应了,一到晚上,就开始了他那唯一的一项智慧型活动——作曲。五线谱纸上开就是“M安魂曲,E小调”

如果细说起来,以我的儿为例,他在某个时间上是怎样退到倒退的方向而痛苦不堪,随后又怎样趋向于前的方向,或者再迈一步解放自己,即使我们家人也难于掌握他这个过程。至于他本人,就更是困难的了。残疾孩不可能认识到他自己的心理上如果朝着治愈方向去想,有意识地这么作,该怎样加快地治好自己。然而一般普通人却是无论谁都能自觉到的。

围绕着这诗句,我已经写了小说,也用来作过讲演。小说确实是以我的残疾儿为内容的。前面提到的讲演中,我介绍了《布莱克,帝国的反对者》作者D·V·阿德曼,以《阿灵利加》中的几节写成的1776年“独立宣言”的诗,以及它的表现、读解。我们知,阿德曼1793年写的这长诗,在昂扬法国革命神,在欧洲整个地区被当作国独立原理的追求生命、自由、幸福的权利,以及推翻压迫的权利,看作给他们带来了力争解放的思想而被情讴歌。前面引用的一段就是和自由有关的分。(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和残疾的儿一起生活中,他常常几乎是没有任何预示就表现幼时的举止,必须观察他的内心世界,而且是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地多方面观察他的内心世界,这成了我们家生活的基调。这观察给我们一家带来的效果,是给我们打算从受束缚状态之下把儿解放来的设想增加了力量和勇气。这次,我们观察到儿对森安教授之死是以全心地接受的态度这一发展过程,才使我和妻从悲哀的笼罩中回到平静。这样卓越的医生之死,对于许许多多的人来说,当然是无可弥补的大损失。

日本笔会每年举行“狱中作家之日”我在今年的集会上讲了话。我明明知可能受到过分偏于个人经验的批评,但是我依旧从前面写的这件事开始讲起。讲演的题目,本来选定威廉·布莱克预言诗《阿利加》的一节之中“锁链拴着的灵魂”那句话。“让转动石磨磨面的隶跑到原野去吧。/让他们抬仰望天空,在光辉灿烂的大气中纵声大笑吧。/他们被关闭在黑暗和哀叹之中,30年的日日夜夜全是疲惫不堪。/他们的脸上连一瞬之间的笑容也没有,让锁链拴着的灵魂,快快站起来吧,把扬起吧。”

据儿说,他生下来的时候的重大疾病经先生给他治好,这事他听过无数次,铭记在心,而且自己记事之后一个接一个的难关都是经先生之手才得以度过的。先生作为一位医生,而且对我们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知己相待,一直受到我们的敬,然而我们却突然收到他逝世的消息。这对我们无异于突遭暴力一击。我儿对于消息本和告诉他这消息的我,乃至对于外界社会,一律排斥和拒绝,这就是儿的第一阶段。接着便是第二阶段。这排斥和拒绝持续下去,并且非常顽固从而第二天,便是发作。于是以自己最喜好的音乐,通过自作的送葬行曲的奏鸣曲悼念他所敬的人之死,终于以其自作之曲达到他诚心诚意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哀伤与追悼的情思。最后儿复归于家,乃至复归于社会。关于神医学,我连启蒙的书都没读过,儿受到大的冲击之后,我观察他从痛苦中恢复过来的过程,我觉得他的发作——我以为类似癫痫——恐怕心理方面的作用未必不于重要位置。

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以为下述内容很重要:残疾儿在日常生活上,以及偶尔遇到自己无力理的困难时刻,他们是怎样悟、思考、行动的?对于这些,不仅他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