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zuo葫芦提的经济分析(2/6)

当然,换妻这事最终是个德问题。经济学要不要兼顾德,这事经济学家们也一直在吵个不停。但德这东西谁能说得清呢,除了上帝。宗教主义者认为上帝是人类最终的理,这话可以跟波茨纳那句“是人类理的实现”联系起来理解。《圣经》里是这么说的:“艳丽是虚假的,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值得称赞。”这话有费解,如果我有个老婆,让她怕耶和华我没意见,但非要她敬他他,我就觉得他是在占我便宜,单方面的我不,要就换妻。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帕累托优化”是指在资源分中,不损害他人福利而一步改善自己的福利,1980年华罗庚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题目:大家排队取,桶各有大小,怎样排列才能保证总效率最?答案很明显:小桶在前,大桶在后。但这损害了大桶者的利益,所以它是一个伪帕累托。阿瑟?奥肯1975年的“漏桶试验”损害富人的利益来帮助穷人,是另一个著名的伪帕累托。照我看世间真正的帕累托优化不多,而换妻就是一个。它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大家自愿,换过后也不影响使用,但每个人得到的效用都大大提,当然这里必须排除病传染的因素。

几单位的资源换一辆保时捷,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值,也付不起,香港某位著名女星还换了一几千万的豪宅呢,你怎么说。不过这也正常,换总会有价格问题,电影《不德的易中》,黛咪尔的老公拿她换了一百万元,事后十分痛苦,觉得这生意不划算,如果他换来的不是一堆钱,而是别人的老婆,想来就会好过一些。

换妻应该算是男人的恶行,网上有些女网友评论,说这样的男人真恶心,拿老婆当玩。这话看似偏激,实则非常接近真理——其实就是权。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排他,你买了一只锅,这只锅就只属于你自己,别人不能轻易碰。也是这样,尽老婆大多时候都闲着,但谁也不会让别人轻易使用,也许变态会这么,但我从没见过。再说说网上评论的事,女网友评论完了,有个男网友在后面骂,骂得十分提神:三八,你们怎么不说那些当老婆的,她们不也在换夫吗?

供应不足的买方市场,一方面,小们纷纷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制内外的男人们都在行着DIY,这情形有象我们经历过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我表哥那时候曾因为“投机倒把”坐了几年牢,来后赚了一钱,据说养了好几个二,然后我表嫂就开始留指甲,时常偷袭他。这两审判说明投机倒把始终是一背德恶行,而走私更加不可饶恕。但据我表哥的供述,他也确实值得原谅,我表嫂名门,教养过人,对作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洗澡,要关灯,要遵循法定程序,要正面,决不可暗度陈仓,等等。这大大提了他们之间的易成本,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关税垒,我表哥不懂经济学,他用最朴素的话表达他的意见:真他妈没意思。其实他讲的是一个利问题。

张五常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易成本越,人就越穷,易成本降低一,人民生活就会快乐很多。这话简直就是我说的。法国人心中的完是“客厅里的贵妇、卧室里的妇、起居室里的仆妇”这其实也是在响应张先生的理论:降低易成本。我表嫂因为她长期供应的质次价产品,终于在1999年被我表哥取消了易资格,他们离婚了。这对一直持币待购的投资者,我,是一个沉重打击,从那以后我见人就说我是一个独主义者。

换妻这事可以算是一等价换,稍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换是一增值行为,农民拿粮换布,是因为他织布要比更多的时间,这易让他节约了时间。由于没有人想作亏本买卖,所以换妻肯定也是一增值行为,前面说过了,夫妻之间有个“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李杜诗篇万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而换妻则可以解决生产中的设备老化问题,以自己的不新鲜换别人的新鲜,使效用大大提。萨缪尔森有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望,在望不变的情况下,效用越,就越幸福。所以换妻事实上是一件幸福的事,但这结论显然不符合上帝的旨意。



前些日各地都有“换妻俱乐”的报,我这个人有趣味低下,遇到这样的新闻,总要反来复去地看。《圣经》上说“亲近邻舍之妻的,不免受罚”所以搞换妻俱乐的这些家伙,最后全都被捉将官里去,打板,捱班房,我是一个独主义者,没资格参与这非法活动,见了总不免有幸灾乐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