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转来转去吃人间美味(2/2)

菜至此,才算真正完成。

在四川人人能回锅得都不会比外地大厨差。清末成都的一位翰林,宦途失意隐在家居,潜心烹饪。原煮后再炒的回锅,蒸熟后再炒,保持郁鲜香,曾名噪一时。从小邻居少用此法,我母亲也不这么,为的是煮的汤,是稀罕,汤得派上用场,或放西红柿或放青菜一锅好汤,吃泡菜或咸菜,就是过节一般。回锅料是泡姜胜过生姜,蒜苗胜过蒜苔,豆腐胜过红薯粉,辣青椒胜过椒,郫县豆胜过永川豆豉。

重庆八一路的老四川,那灯影、白肚、枸杞尾汤、沙参鞭汤、清炖汤,也在我的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最不能忘的是那竹笼中的粉蒸,几条街都闻得见那香,一闻见说饥咕咕叫,饿得直想奔过去,抓一笼过来,不顾,就伸手抓吃。

哦,我不止一次叹,没吃过我的回锅的人,若突然甩手离世,我会为他万分遗憾。

三峡山中一小餐馆,只卖丝和米饭。先是听人说过,后来和一个朋友专程找去。走了很久的山路,小餐馆在一个临小河的小镇里,只有两张桌,位得先订,一人一锅,人再多也只是一锅。切丝如丝,炸好锅倒后,用斗笠盖上大铁锅,往上浇一大木勺冷。起锅后这丝,如蛇在动弹,放嘴里疑是仙境之,就是即刻死也值。

敦数年,少不了在家里请客,朋友都要求我回锅。我当然从命。不过英国的猪并不好吃,如同国的猪一样,不香,有草味。那就先淹酒,多放泡姜。

窗外狂风拂着松树,哗哗作响。和至亲朋,在温馨的灯光下坐下来,放一盘赫CD,捧着一碗白米饭,安心地品尝这人间味。人称到四川没吃回锅,就等于没到过四川。那么人远在天涯海角,因为有了这回锅,就像回到家乡一样。

。吃起来,比还意味长。还是二十来岁时和几个诗人一起到川西金沙江?,寨里有个小旅馆,了一过桥,一大盆青红辣椒粒和椒油调料,在汤里煮熟后,捞起,撕成一块块,吃一块放调料盆里浸泡半分钟,比一向红火的火锅和煮鱼百倍。

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的当家菜回锅,也该是四川菜的无冕之王。据说源于民间祭祀,敬鬼神、祭祖宗的祭品之一熟猪,四川人天生嗜吃,重实际,扔之可惜,把熟猪回锅,加以调料,当佳肴。

在统一的超市或个人的小店里二刀并不好找,五倒是容易,而且便宜。放在蒸笼里蒸熟。的时候又手,下刀难以均匀,冷了再切,瘦易断。我把放在冷里浸一浸,若是急,就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趁外冷内时下刀,就非常好切。中火倒一些菜油,下片,下郫县豆,混合熬炒,让豆泽和味中。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灯盏窝,放豆腐、蒜苗、甜酱、酱油少许。盘后最好等到其他菜都好,那时回锅已冷,再回一锅,来回翻?炒,香到舍不得起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