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hua因喜洁难寻偶mdash;(4/6)

可怜了,因此读者们都希望给他的生命添一抹亮色,比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什么的,于是很愿意相信脂砚斋是女人,而且是个才貌双全的美女,不然就不配称"红颜知己"了。

这猜想虽然看上去挺美,然而我认为却是绝不可能的。

且看第二回在封肃领了贾雨村二两银子的公案后,脂砚斋批了一小段话:

"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故偶有复处。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重加批评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

这是脂砚斋在解释自己边看边批,后来二次看的时候又加了一些批,所以常常前矛后盾,比如第一回在贾雨村出场时写了满纸"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写雨村真是个英雄"等溢美之词;但同时又有"今古穷酸,色心最重"、"是莽操遗容"等贬语;明显是在初看稿时,并不了解曹雪芹塑造贾雨村这个人物的本意,当成一般的状元落魄后花园的才子佳人书了,后来看毕全书才发现自己谬误大矣,于是重加批注。

由此可见,这脂砚斋与诸公一样,也只是读者之一,最多是与曹雪芹接触较多、对《石头记》的整理工作贡献最大的读者,但其境界与雪芹相距甚远,更谈不上有多么知己,更更不可能是《红楼梦》的共同创作者,因为他在读书时,甚至连人物小传都不清楚。

雪芹描写人物惯用白描,常常明褒实贬,而脂砚对雪芹的用意常常弄不清楚。甚至在看到贾雨村拿了钱就跑,都不与甄士隐道别这样的行径之后,也昧着良心没话找话地赞美:"写雨村真令人爽快!"后来看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才知道雪芹"指东说西",那贾雨村其实是天字第一号大坏蛋。于是脂砚斋倒过笔来诛之伐之,写了不下十来个"奸雄"咒骂他。

且不说脂砚斋是不是有点没脑筋,重点是他在前面那段话里说诸公之批是诸公的理解,我的批语是我的乐子,显然批这书的不只有脂砚斋一人,而是许多人在传阅过程中各加批语,脂砚只是批书人中的一个,也是最啰唆、最多情、最娘娘腔的那个。但这并不等于说,脂砚就是女人。

我们得把视角立足于清朝那个特有的时间环境中去,那时候可不讲究女权主义、个性解放这些,一个女人在男人的书里随意加批,并且跟别的男人斗嘴饶舌,搁在现在那是娇俏,可在那个林黛玉因为闺阁笔墨外传而大发娇嗔、每逢"敏"字便要减一笔并且念作"密"的时代,则未免有失端庄了。

又说脂砚斋就是湘云,又将他形容得如此不自爱,岂非自相矛盾?

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拜见贾赦,贾赦避而不见,却说:"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倒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甲戌本于此朱笔眉批:"余久不作此语矣,见此语未免一醒。"意思是说我以前也常这样打官腔说套话,现在看到这一句,不觉一震。这明明白白是个半老头子的口吻。

又如第十七回贾政带领众清客游园,至稻香村时,清客打诨凑趣,墨笔夹批一句:"客不可不养。"这样的话,也不像是一个女人说的——难道女子也讲究养清客的不成?那成了什么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