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大线
“金线”:
你说说,什么是文学的金线?
我在GQ这个公开信专栏的四月期,写了一篇《大是》,说韩寒的小说没入门,杂文小聪明,说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bu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yan人,dong若观火。这篇文章招来很多骂声,帮助我重温了汉语里很多四个字的贬义成语(文人相轻、落井下石、沽名钓誉、口mi腹剑等等。唯一一个我倾向于接受的是客观上‘助纣为nue’,尽guan我不认为有那么严重,方舟子和纣王似乎差了一些等级吧?),也让我多了一个外号:“冯金线”有人甚至认为这篇文章创造chu了一个新的四字成语:“冯唐金线”韩寒和我共同的chu版商路金波说,冯金线啊,你应该写篇文章,阐述一下你说的金线,说说什么是好的文学。
先说,文学有没有标准?
文学当然有标准。
和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电影、戏剧等等艺术形式一样,和mei女、mei玉、mei酒、好茶、好香、mei食等等mei好事wu一样,和文明、民主、人权、dao德、佛法、普世价值等等模糊事wu一样,尽guan“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尽guan难以量化,尽guan主观,尽guan在某些特定时期可能有严重偏离,但是文学有标准,两三千年来,香火相传,一条金线绵延不绝。这条金线之下,尽量少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坏了自己的审mei品味。这条金线之上,除了庄周、司ma迁、李白、杜甫这样几百年chu一个的ding尖码字高手,没有明确的高低贵贱,二十四诗品,落hua无言、人淡如ju、liu水今日、明月前shen等等都好,万紫千红,各hua入各yan,你可以只吃自己偏好的那一口儿,也可以嘴大吃八方,尝百草,中百毒,放心看,放宽看,看章子怡变不成章子怡,吃神huniurou不会变成神huniu。“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惜的是,和其他上述的事wu类似,和真理类似,这条金线难以描述,通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由大多数人决定。“尔曹shen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liu”可幸的是“大数原理”在这里依旧适用,以百年为尺度,当时的喧嚣褪尽,显现chu打败时间的不朽文章。如果让孔丘、庄周、吕不韦、司ma迁、班固、昭明太子、刘义庆、司ma光、苏东坡、王安石、曾国藩、吴楚材等人生活在今天,让他们从公元前五百年到公元两千年选三百篇好的汉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先秦散文、正史、野史、明小品、禅宗灯录百无禁忌,我愿意相信,重合度会超过一半。这些被明yan人公认的好文章所ti现chu的特点,就是那条金线。
再说,这个好文学的标准重要不重要?
标准当然重要。
中国历来地大wu博,人口众多,wu产匮乏,人们喜huan争抢,走捷径,坏规矩,浑水摸鱼,成者为王,得过且过。没有标准,没有底线,容易混事,一直往更低的地方chu溜,容易自我满足,容易让竖子成名。但是,没有标准,很难提高学习效率,很难持续地创造chu好的东西。彻底没标准之后,明yan人的数量持续减少,被嘲笑,被放逐,被阉割,被杀戮,竖子成名后继而成神(或者更jing1确地说是被推上神坛,可是,他也没拒绝啊),再之后,常常会chu现“指鹿为ma”残存的明yan人因为各zhong利益和各zhong忌讳而集ti噤声,即使发生,也是“嘿嘿,嘿嘿,呵呵,还行,凑合”于是ji飞狗tiao,一地jimao,末世来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gen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慢慢来,走窄门,长远看,反而是最快最短的通向mei好的dao路。
最后说,你这条金线到底是什么?
西方人有《小说的五十课》,中国人有《文心雕龙》,这些大butou文论都构建了相当复杂的标准ti系。简洁的版本也有,西方人有个好文章的6C标准,用了六个形容词:CONCISE,CLEAR,COMPLETE,CONSISTENT,CORRECT,COLO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