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那多煮《三国》(2)
以下是《桃园三结义》最开始的一bu分:
涿县,是幽州的一个小镇。而这个小镇,此时却大大的有名,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姓刘名备字玄德,二十来岁,长得白乎乎粉nennen,一双耳朵尤其特别,耳垂大而厚,就好似将滴未滴的黄鼻涕,挂在耳廓之下,晃来dang去。据说这副ruan且可塑xing极佳的耳垂还有一功用,可以当作耳sai,拉上来往耳孔里一填,顿时隔绝一切声响,可使刘备在三分钟之内酣然睡去。
只是这样一副耳垂长在刘备shen上极之浪费。每天正午到傍晚夕yang西下,在县城东城门进chu的人,无不期望有这样一副耳sai,可以隔绝刘备那令人发指的叫卖声。
这个年代,商业为士人所轻视,然而在乡野之间,大家都是一样的艰苦求生,所以不论干什么行业,同是百姓,没什么看得起看不起的。尤其现在的天下局势变得越来越混沌不明,汉室的江山,远没有从前固若金汤。这样的情形下,一方面老百姓的生存较之从前更困难了些,另一方面,行商之人,其获利有时也会相当丰厚。所以近几十年来,商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以至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发展chu了自己的行会,一来互通消息,二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商人的利益甚至安全。
刘备是个卖草鞋的,这zhong生意,多是自产自销,所以并不太需要互通消息,由于不必到chu1走动,本人的安全基本取决于居城的安全,但很多地方依然有卖鞋行会,大家都是一样的干活,凑在一起jiaoliujiaoliufengfeng补补的经验,也是好的,大一点的州郡规模的卖鞋行会,甚至分成草鞋派、布鞋派和棉鞋派,派系之间各执一词,认为自己的鞋zhong天下第一,符合chaoliu,符合政治形势,某某要员就穿着自己同zhong的鞋子,以求其他鞋zhong顺应历史,不要逆chaoliu而动,赶jin趁早退chu历史舞台。于是派系之间互相叫骂,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好不热闹。
在描写刘备的外形时,其著名的大耳朵当然是要着重突chu的,所以我就想到,一个人的耳朵如果可以卷上来把自己的耳孔sai住,一定颇为壮观,想到这里,顺手就写了上去。可是接下来ma上发现,这个设定对刘备本shen并没有什么用chu1,要描写他口罗嗦的话,想要耳sai的一定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于是顺手就把这个设定弃之不用,改写其他的东西。行会那一段,是受到了现实中办公室里也随chu1可见的党派纷争的启发,再加以夸大。汉时当然是没有什么行会组织的。而写到派系委员之间互相叫骂斗殴,则是想起了台湾早年民进党和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大打chu手,传为笑谈,于是就写了进来。至于因为鞋子的分别而盖上政治的大帽子,当然是由文革而来的灵gan。
不久之后我又把耳sai这个概念重新发扬光大。
后来刘备终于发现,大家好像对他的叫卖声不是非常习惯,本着亲民爱民,救民于水火之中、危难之间的高尚想法,于卖草鞋的同时,兼卖一zhong耳sai,顿时抢购者如chao。
可是后来大家发现这玩意dai上了就是打雷也听不见,可刘备的声音却阻挡不住,大家不知dao这是高shen的内功,去问刘备。刘备小嘴一撇:这是我卖的东西,早就给我养家了,怎么会听你们的话…这是给你们用在正dao的,不要妄图搞歪门邪dao钻空子。过了不久大家又发现了一个事实,刘备的草鞋叫卖cui魂魔音只是刘备卖草鞋的一zhong手段,但绝不是惟一的手段,就算是碰到了shen有残障、双耳失聪的人士,刘备凭着其鬼魅般的shen法,丰富的面bu表情和夸张的手势,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单单dai一副耳sai是不解决gen本问题的。
刘备也知dao自己的营销手段不太光明正大,所以又搞chu一zhong月票,买了月票的人就可以一个月不买刘氏草鞋,安然进chu涿县东门,第二天要进chu涿县的人只要拥有了月票,晚上从此可以安安心心睡觉了。月票一chu,销量如chao,使刘备日进斗金。过了两个月,刘备不卖月票了,改卖年卡。刘备说:时代在前进,月票也要改革。又过了一个月,刘备一天睡醒,忽然得了失忆症,把月票年卡这当子事全都忘了,一概不认。后来别人把他从前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希望他的失忆症可以尽早恢复,可是刘备说了:时代在前进,月票年卡什么的都要改革,旧ti制终将被时代所唾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且改革是要经历阵痛的,我知dao你们现在痛得jin,痛着痛着就习惯了。 写卖耳sai,为了突chu刘备jian商的形象,这耳sai有用就有鬼了。可是写到耳sai没用就收手,略有些心有不甘,于是忽然之间月票的概念就冒了chu来。可是卖了月票以后怎么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