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说不用了。
韩寒略一思考后说:还是让我带回去算了。也许他觉得,因为他的其他成绩不好,老师们谁也不会在意他的小镜框的。再说,他参赛的作品没有经过学校或老师的推荐,是自己寄过去的,纯属"个"
质,拿去也不好办。
胡玮莳说,她去给评委汇报一下他没能参加复赛的原因,看看还有没有机会。
我问韩寒:这个一等奖的奖状(小镜框)要不要拿到学校去,跟老师讲一声,你是二中的学生,能够获奖,毕竟也是学校的光荣。因为我看了一下名单,松江二中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好像没有别的人获奖。
韩寒一听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并没收到复赛的通知。
林青对韩寒说:据复赛规定,可以考三个小时。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在评委们吃中饭以前赶到,找到了和韩寒电话联系的胡玮莳。
颁奖大会之前,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专门找韩寒谈了话,了解他的一些生活、学习情况,给予许多鼓励。
韩寒说,他可以随时复赛,以证明他的参赛文章是他自己写的。
下午3,颁奖大会在一间会议室隆重举行。会上,主持人赵长天专门对"一位郊区同学"因邮路关系未能收到复赛通知、评委会决定让其补考的事作了说明。接着,宣布获奖名单。我注意地听着,韩寒名列一等奖之中。
细雨中,我们在肇嘉浜路上分了手,韩寒乘开往松江的车返校,我则乘开往金山的车回家。
赶起床,早饭也不吃了,我
上和韩寒一起赶到金山汽车站,在车站旁边乘上了一辆不是
租车的"
租车"。金山的朱泾镇上当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
租车,只有这
被称为黑车的
租车。车主开价200元也就200元了,因为时间十分
迫,中午以前赶到那里已经很
张了。
接着,就在一间客房里,作家、《萌芽》编辑李其纲受委托即兴了一
补考韩寒的试题:他随手将一张纸
成一团,然后将它置
一只盛有半杯
的漱
杯中。这与其说是考题,还不如说是谜语。面对"谜语",我在一旁为韩寒担忧:这样一个"题目",能发挥
一篇什么文章呢?韩寒思考了一会后,在稿纸上写下了标题《杯中窥人》,显然他已经思考好了这"谜语"怎么去"猜"。此后,评委和《萌芽》的工作人员吃中饭去了,留下一位叫林青的编辑监考。我则
去给韩寒买
心。
中有可能现的请人捉刀或抄袭等
虚作假的现象。
这次复赛,或者说是胡玮莳的这个电话,是韩寒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要不是《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要不是胡玮莳的这个电话,那么韩寒的人生路也许会是另外一
走法。
胡玮莳说:通知早就寄了。韩寒如不能参加复赛非常可惜,本来是有可能获大奖的,可现在没参加复赛,最多只能评个
围奖。而
围奖对韩寒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颁奖大会结束后,已经下午4多了。我们
来时,外面下着小雨。
胡玮莳说,因为韩寒的初赛文章给评委们留下了刻的印象,所以昨天在复赛现场,他们一遍遍地留意韩寒的座位,但韩寒始终没
现。到赛场外去喊人,一直没人应。到学校大门
去等,仍然没等到韩寒。胡玮莳还告诉韩寒,当天下午大赛组委会就要举行颁奖仪式,韩寒能否获奖还要待评委和公证人员研究后再作决定。能否获奖对韩寒来说已经无所谓,重要的是韩寒已经向评委们证明了自己的写作才能。韩寒当时对能否获奖的确显得很无所谓。
大约一个小时后,韩寒"补考"结束,将写好的文章给监考老师。
没多久,胡玮莳又打来电话,说是评委同意他在中午以前赶到上海市区评委驻地行复赛。
不一会,评委们用好午餐回来了。林青把韩寒的文章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