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2/2)

“给我买一张罗网。”生早有打算“我下河滩捞石,挣下钱来买蜂。东场村俺同学家养了十群意大利蜂,他爸不会理,没赚着利,不想养了。我想把他那些蜂连窝端过来。我今年捞一冬石,挣的钱差不多够了。”

沙滩上拥挤着多少人啊,男人女人,壮汉青年,有的是一人一张罗网,有的父、夫妻合着一张罗网,摆开架势,抛沙取石。整个河滩上,都是石撞击罗网的杂的刷啦声。土地下了,冬闲了,多数找不到挣钱门路的人都下滩来了。这劳动平稳,不需要四奔波,一天三顿可以吃到自家锅里的饭,晚上能在自家的炕上歇息。不要投资,不要底本钱,只需十几块钱买一张机轧制的罗网就行了。不用任何人号召、动员,秋播一毕,庄稼人挂了犁、卸了铧,扛上罗网走下村前的河滩里来了,这儿是一个取之不尽、掏挖不竭的天然采石场,可以容纳一切人。

“哪来的本钱呢?”父亲总是切实地想问题“一箱蜂要七、八十块,咱能买起几箱呢?养得少,划不着;养多,又没那么大的本钱…”

他扛上铁锨和罗网,走自家小院低矮的门楼,下了场楞,下河滩来了。河滩里刚刚落下一场小雪,冬小麦绿的叶尖翘在薄雪上,像河岸两边的庄稼人一样,在宽阔的沙滩上,选择一多的沙梁,用三角木架支撑起罗网,用铁锨抛起第一锨砂石,石撞击崭新的铁丝罗网的第一声响亮的声音,新奇而又陌生,长久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生抛着沙。他穿一件蓝秋衣,短发的运动员平上,气蒸腾,红的脸膛上着汗,可胳膊上并不困乏。下河滩近一月来,最初的不适应重力劳动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双手已经磨的茧痴,无论速度和耐力,乃至捉锨扬沙的姿势,都完全可以与任何一位庄稼汉相抗衡了。在篮球场上训练来的四肢,灵活而轻使;膀阔腰细,行动捷,连抛沙提笼倒石的动作,都带着投篮时的优的姿势。

“我早想好了——”生看父亲一有成竹地说“我要养蜂,爸,我把一本《养蜂学》看得快要背过了。”

“你,就去那蜂儿去。”父亲从来不违拗儿,总是顺着儿的兴趣。他生过六个女,五十大关上才得到这么一个宝贝儿之心可以想见了。况且,曹村的曹安勤就养着一群蜂,走南闯北,赚得一把好钱,儿养蜂是正经营生,不是玩狗耍鸽的二行径嘛。他说“你去捞石吧!挣下钱你自个攒着,给你买蜂去。要是不够,爸卖了这窝猪娃,给你添补…”

他抹一把汗,欣赏着不断增的石,嘴角得意地而又不满足的微笑,像球赛时瞥一记分牌上的积分数字的神气。这时候,一辆天蓝的大卡车呜呜吼叫着,从河滩麦田间的白杨甬上开到河岸边来了,这是今天早晨一辆到曹村河滩来的装载砂石的汽车。他扔下铁锨,迎着汽车奔去,有好多人已经从河滩的各个角落蹦起来,朝着汽车开来的方向奔跑。激烈的竞争现了…

他没有烦恼,倒是很踏实地在曹村门前的沙滩上撑起了自己的罗网。他学业平平,只是个中等生,对于参加考,本来就缺乏一定要考中的狠劲,结果自然是早可预料的。因为所望不,失败时也就减轻了痛苦的程度。他喜蜂,那个神秘的王国比什么大学现在都令人动心;他喜养蜂人的生活,天南海北去赶…为了尽快地把东杨村那十群蜂买过来,他现在必须埋,拼命抡动铁锨,从一锨一锨抛起的砂石中,挣下买蜂的钱来!东杨村那个同学他爸,简直是个大笨熊,把二十多箱可的金黄的意大利纯蜂,死了大半,太可惜了…到他攒下千元款项的时候,就要把那十箱蜂连窝端过来。那时候,他就扔下铁锨和罗网,离开这冬季奇冷而夏天特的沙滩了…

刷——

他早就想着自己该的营生了。五六亩责任田,不够父亲一双手收拾。家里那三十多只母,属于母亲的宝贝,用不着他经营。黄生下一犊,母猪产下的十二只小崽,那是父亲的,更不必他手抚呀,猪呀,呀,这些东西,他全无兴趣,见着都觉得烦!他喜蜂,早就想着有一群蜂,天到南方,夏天到北方,搭火车,乘汽车,天南海北去放蜂,去赶。那些嘎嘎嘎叫着的笨拙的母,那肮脏的丑陋的老母猪,那行动迟缓的老黄,有什么意思呢!那金蜂,嗡儿嗡的,酿雪白的或金黄的来,够多有趣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