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4章粮shi和石油(2/2)

而在解决了人的粮问题之后,工业的粮石油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个因素。由于欧洲几乎不产油,德国的大西洋航线又被占据先天地理优势的英国大舰队所牢牢封锁,两次大战中石油问题一直都是德国永远的痛。尽一战不像二战时期那样对石油极度依赖,然而这的粘稠仍旧是一个国家所不可或缺的发展元素。且不说工业机械和民用汽车对石油的需求,光海军就是一个绝对的吞油大:燃油锅炉比燃煤锅炉重量更轻、积更小、效率更、造价更少,必然会大量应用于追求速的战列巡洋舰、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上,下杀手潜艇更是非柴油不烧。在陆军领域,各大大小小的运载汽车、军用托、甚至包括清英准备柜也只能以燃油作为动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石油,不仅战舰的航速会大打折扣,潜艇、柜、汽车等更是只能全趴窝,而这显然是清英所决不允许看到的。

所幸的是燃油问题比较好解决。刚20世纪的世界仍旧是以煤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能源,石油的价格甚至比白菜还要低廉:当前的石油市场价每桶只有06,折合下来还不到3个克,以德国的财力完全可以大量而后行储藏。在清英的推动下,一座座大型储油库在中欧平原上破土动工,而买油的对象显然是找俄国人最为恰当。俄国库油田堪称欧洲石油的动脉心脏,产油量大且易被运到德国本土;最重要的是俄国当前正在和曰本战,急需保证一个稳定的欧洲后方,而德国正好可以趁这个时候将价格大杀特杀,狠狠的在俄国人上宰上一刀!

作为穿越者,清英自然不会允许这一位面的德国再现历史上这悲剧至极的情况。成年的清英在德意志帝国国内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权力,足以让他在很大范围内实现他的个人意志。在他的主张下,农业增产被提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各使用机械的先耕作方式开始在国内大范围推广;除此之外,清英还扩大了国内粮仓的储存规模,囤积不易变质的谷,以便为之后爆发的欧洲大战未雨绸缪。尽这一位面的德国在自己的左右下,其所经受的欧洲大战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么久,但粮储备显然是必须要的重中之重。

德国是农业大国不假,其位于中欧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能用超过半数的国土面积来行耕,然而基于他们庞大的人总数,每年所产粮的富余量绝对不能算多。而一旦战事开启,田间耕作的庄稼汉们都加了军队,粮不足的问题就会一下凸现来。1913年德国燕麦的产量有44亿公斤,到了1916年就只有29亿公斤,足足降低了三分之一;而在德国崩溃的1918年,粮危机更是达到了濒临绝望的边缘。德国的粮究竟匮乏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可以从公海舰队向英国大舰队投降所行的谈判过程中略见一斑:负责和英国方面洽谈投降事宜的德国海军军官们到了英国船上便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猛吃海喝,让英国人惊得下都掉在了地上;而在临走之际,一名德[***]官还顺手牵羊的偷走了英国人餐桌上的酪!军官尚且饿得半死不活,普通士兵和底层平民的情况就更加可想而知;几千万德国人的肚都饿成了这样,还能持打下去那才是见鬼了!

从某意义上来讲,德国之所以能在大战前登临欧洲第一的宝座,和他庞大的人基数密不可分。截止到1910年,德国总人已经达到6500万,远远超过了英国的4500万和法国的3900万;其庞大的人基数为这个国家创造了超过不列颠的财富,也为之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本可供战争的消耗。然而人却绝对不是越多越好,因为人只有在填饱了肚之后才能去事;历史上第二帝国之所以会在东线战胜俄国之后反而从内崩溃,粮的匮乏绝对是最主要的诱因!

争以后顺理成章的引。因此清英在现阶段所能的,只能是在为战争提供动力的辅助领域上下功夫,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他的目标瞄准了粮和石油。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