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3章霍尔丹到访(2/2)

在丘吉尔及其派拥趸的疯狂煽动下,英国舆论为之大哗,报刊媒对德皇威廉二世和提尔了极其恶毒的人攻击,并毫无据的造谣德国的目的是征服全世界。本来提尔茨因自己主动将对英主力舰数量从75%下降到625%的让步就心怀犹疑,有一被霍尔丹“空手白狼”所讹诈了的觉;而英国的这一举动,更使得提尔茨对英国的信任登时然无存。谈判因此为之破裂。被受迫妄想症所困、毕生都在致力于为大英帝国寻找敌人的丘吉尔,以实际行动毁掉了英德和解、延缓曰不落帝国覆灭50年的机会,让德国信只能以更加锋锐的利剑来解决与英国这个奉行丛林法则的盗之间的争端,同时也证明了他关于德国“潜包祸谋,意侵吞世界”的“瞻远瞩”的预言。而这对于上任海军大臣仅一月,就“锐地揭”了德国“险恶谋”的丘吉尔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并终夸耀的政治资本和光辉功绩!

在回顾了这段由于是英语界所编篡整理,因此后世鲜有人知晓的黑历史之后,清英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丘吉尔这个家伙华丽地现了。刚刚就任海军大臣的他迫切需要搞个大新闻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的仕途捞取政治资本;因此在英德谈判的这件事情上,瞬间便了丧心病狂的事情。丘胖本不顾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外艹守,将这个对两国政斧而言都属于绝对机密的消息一脑地到了报界,并以着有镜的畸形思维来解读谈判中的每一个细节,将德国的一切动作都视作军阀政斧十恶不赦的蓄意挑衅行为。“又是坐地起价的主力舰数量比、又是庞大的海军造舰计划,这不是盗恶般的卑鄙威胁还是什么?”

历史上,霍尔丹是在德国于1911年度开工5艘主力舰之后,英德开工无畏舰数量骤然拉近的情况下到访德国;而在这一位面,由于德国在无畏舰领域的先声夺人,霍尔丹到访的程被大大提前。凭借前世的历史经验和当下的国情现状,清英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有着“将军中的叔本华”之称、对德国古典哲学狂崇拜的律师陆军大臣,是来与德国达成有关海军的协定无疑了。

——————

双方的造船工业毕竟存在差距,提尔茨还是在谈判中大的让步,主动提双方主力舰数量比维持在10比16这一保证英国在战争中兑现中立诺言的德国海军所需备的最低力量要求。为尽可能的表示诚意,提尔茨还向霍尔丹透漏了德国尚未通过的对《1900年德国海军法》第三次修正案的细节内容。

随着霍尔丹的访问因“德国方面的蛮横挑衅”宣告失败,原本在对德政策中战和不定、心怀犹豫的英国层瞬间转变了立场:既然德国不屑与不列颠达成协定,那么就要让他们为今天的傲慢付最惨重的代价!脾气上的约翰们群情激愤,在1912年倾尽全力通过了包括两艘总造价达到5538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内的7艘主力舰的建造预算;在之后的1913年,英国也开工了6艘装备8门15英寸重炮的女王级或r级。而德国却由于陆地局势的曰趋严峻、舰炮系统研发缓慢和自潜力挖掘不足等缘故,导致当年开工的主力舰数量只有3艘,此后的1913年更是只保持了2艘的速度。再加上英国在战争中漂没的3艘外销主力舰,由此便构成了战争中后期对德国海军的绝对数量优势。

而英国政斧对霍尔丹此行的态度,清英此刻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在自己的作用下,德意志帝国在财政、军队和所的国际形势上都较历史有着极大幅度的飞跃,对英国造成的冲击远胜历史同期。本无力在造舰竞赛中取得预期优势的英国政斧,已经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开始考虑“容忍德国”的可能姓:即通过承认德国所要求的权益,来结束这场让自己经济不堪重负的造舰竞赛——就如同他们早先对国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英国政斧寄希望于霍尔丹能在谈判桌上最大限度的为皇家海军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从而尽可能的在和解之后的英德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