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战场上,英国战舰所玩的这
纸面手法,却是被德国的重炮火力给砸得粉碎。由于12英寸装甲带过于低矮,当大力神号
行舰艏注
扶正之后,这
分装甲登时就完全沉到了
面之下,德国305毫米炮弹唯一难以击穿的
位就此不复存在。对于威斯特法
号而言,对面的英国超无畏已经成了一块砧板上的鱼
,其305毫米炮弹可以毫无任何阻碍地
对方的
心舱;英国343毫米火炮搭载舰的下甲板只有25毫米厚,这在大
径炮弹爆炸碎裂后的弹片面前无疑是薄如轻纸,几乎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的防护。
面对这一情形,英国舰长连忙下令展开排,然而损
队所传来的报告消息,却让他从
一直凉到了脚底。适才的电机舱被毁,已经使得大力神号的损
排
能力急剧降低,要想遏制
无异于将整个大海
!
见舰尾的
已经无法得到排除,且尾倾情况愈发严重,英国舰长被迫下令向船首注
,以扶正战舰的倾斜。然而这一本来无可厚非的决定,却是径直断送了大力神号当前唯一在战列线上得以安
立命的本钱。
谢书友*小螃蟹*和sieyes的月票支持~~~u
无畏舰时代之后,主力舰的造价较前一个时代有了井
式的飞跃,而这无疑更让工业经济已经不再领跑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财政难以承继。为了应对在无畏舰领域已占领先机、尖端海军力量突飞猛
的德国公海舰队,英国人迫切需要用最少的钱造
最多的军舰。通过研究战舰采购价的
比之后,英国人发现装甲所占的份额几乎是最为举足轻重的;黑心的军火
商相互勾结,为每吨
化装甲开
了80~150英镑的采购价格,战舰用于装甲的费用超过了主炮甚至是动力机组。如果能把这
分的重量给砍下来,战舰的预算
费不就能大大节省了么?
发现了这一的英国海军
层们如获至宝,登时便令设计师开始了对自家舰艇大刀阔斧的自残工程。无畏号虽然号称主装甲厚达280毫米,但其实际的
度并不如人意,上方都是滥竽充数的203毫米装甲。随后建造的柏勒洛丰级和圣文森特级,更是连
线
的283毫米装甲都给砍成了254毫米,唯恐这些灰不溜秋的铁家伙吞掉海军
手中那原本就不富裕的几个英镑。
到了1908年下半叶,英国设计师们更是将这一纸面手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超无畏舰人级的305毫米主装甲
度只有1米
,是名副其实的只铺设在
线
位的“
线装甲”;在主装上方,垂直防护则全被削成了229毫米。而从火炮
击场中传来的穿
试验数据显示,229毫米装甲在炮战中也是完全够用的一个厚度,这也更加使得英国设计师们放宽了因大砍装甲而
现的忧心。
随后开工的猎座级和乔治五世级,也都完全沿用了这
纸面喜人的
铁防御。看着19吨和万吨的3级超无畏舰,其均价分别只有165万、188万和192万英镑的账本报价,英国海军
层心
怒放,这下终于能有钱来
行爆数量的量产了。皇家海军随即一
气下了14艘这一类型的343毫米火炮搭载舰的订单。如果不是1911年新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大力推动新的381毫米火炮搭载舰计划,已沉醉在这一低廉造价中不能自
的英国海军
层,还要再下4艘均价不满200万英镑的25万吨铁公爵级战列舰的订单。
ps:
密舱门,朝着船
内
澎湃涌去,失速严重的大力神号顿时又
现了急剧的尾倾。
————
在前无畏时代,英国主力舰的主装甲度是相当良心的。从威严到邓肯,英国战列舰的主装甲虽然厚度不尽相同,但
度都是清一
的366米,而拥有这一
度主装的可畏级前无畏,便在南海海战中有效回应了德国远东舰队的挑衅行为。然而从
德华七世级开始,英国人认为舷侧装甲的覆盖
度有必要再向上延伸一座甲板,其装甲重量的分
也因此失衡。多方权衡之下,英国人最终决定削弱舷侧装甲最厚
的覆盖
度,将省下来的重量用于铺设上装甲。一个装着恶
的潘多拉
盒,就此在英国人的手中被打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