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6章中东战火(2/2)

此时,英国在埃及也已经拼凑起了一支十五万人左右的军队,然而其中英军的数量只有4万,其余几乎都是来自埃及、苏丹两民地的廉价炮灰。这并不是英国人舍不得将自己的主力军派来保护这座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实在是因为当前的英国已经力有不及:随着东地中海制海权的丧失,英国已经无法将军队直接用最快捷的海路投送到北非;而绕过整个非洲走红海航,又会经过亚丁湾这个德国潜艇活动猖獗的极其危险的海域。万般无奈之下,英**队只能在西非的阿尔及利亚港下船卸装,然后向东穿过此前已被打通的奥斯曼海外国土利比亚,长度跋涉近2ooo公里赶赴埃及,其效率可想而知。等到土耳其人都快把阿拉伯半岛打完了,第一批英国援军才累得浑散架一般艰难埃及境内;此刻他们的疲累程度甚至比恩河战役前夕克鲁克的第1集团军还要为甚,行战斗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求!

经过两个月的动员,8月下旬的奥斯曼军队实力又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膨胀:过25个师被铁路运往地中海东沿岸的重镇贝鲁特,与原有的第3集团军一组成了一个数量骇人的重兵集团。奥斯曼帝国近2ooo万人的战争潜力得以现,在丘吉尔和广大英国层心目中还不如一艘军舰重要的这个国度,正一步步向世人展示其遭受欺骗和侮辱之后的刻骨愤怒。8月27日,奥斯曼军队在9oo门大炮的火力覆盖之后开始猛攻西奈半岛,基本平定了阿拉伯半岛的土耳其人士气昂,他们纷纷在祷告中向真主立誓,要让英国人为他们的傲慢跋扈付最惨痛的代价。

ps:作者现在新疆工地,上网码字极为不便,还望大家谅解则个

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奥斯曼第3集团军和后续援军沿波斯湾南下征战阿联酋。尽他们遇到了酷暑、沙漠、缺、运输困难等重重困难,但仍是凭借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将英军赶了这一地区。与此同时,以内河港士拉为基地的德国潜艇队也在阿拉伯海上起了大规模的狩猎,期间击沉英国商船13艘。甚至包括一艘满载12oo名印度士兵的运兵船!在这一个多满编营葬鱼腹之后,英国运兵船再也不敢直航这片区域,而这也更加剧了英国在阿拉伯半上所面临的兵力匮乏的困难。虽然奥斯曼军队在攻阿曼的过程中受阻,但其最初的战役目标已经达成:霍尔木兹海峡被同盟国掌控。德军潜艇队得以恣意波斯湾,大肆猎捕在印度洋上航行的英国运输船。完成这些之后,奥斯曼军队主力随即调折转,准备军西奈半岛,饮苏伊士运河。

来自中东的败报让英法大为震动。奥斯曼军队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菜,而是在德国将领的指挥下完全备了和他们抗衡的力量;而得益于主场的地利优势,他们能将大量军队投放到北非战区,这无疑对英法的非洲民地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威胁!为了挽回局势,英法被迫调整原有的署,将原定用于6地正面战场的不菲兵力投放到非洲战场,以保护这些个民地“血库”的安全。不过,这一举动注定将是饮鸩止渴。

因此,尽英军已经在西奈半岛上好了迎击奥斯曼军队的一定准备,但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连番血战之后,他们在这一地区的防线,仍是被复仇之火熊熊填膺的土耳其人给突破了。时年7o岁的德国6军元帅科尔玛冯戈尔茨,欣然受伊斯坦布尔政府的邀请重返奥斯曼帝国就职,并心指挥着这柄由他所亲自磨亮的刀剑,向德国的敌人刺了狠狠一击。5千名英军和25万名仆从军被包围在哈斯那附近,最终全被歼。英埃联军损失过半,被迫全面撤过苏伊士运河,缩到开罗附近防守。驻扎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地中海舰队更是早早就溜之大吉,侥幸逃到法国土港苟延残。9月12日傍晚,第一支奥斯曼军队渡过运河,伊斯坦布尔随即向世界表了情洋溢的贺词,称“这是我们帝国中兴史上的最光辉的一页”

视鄙夷的“病夫劣”土耳其人的俘虏。备受讥嘲与折辱。连上帝都选择抛弃了不列颠,还有谁能够拯救这个帝国于战争的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