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chu龙说赵太后刘向(4/7)

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的)、不能快走谈起,以己推人,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情况,自然而然,合乎情理。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问候,老年人同病相怜的真实的感受,让赵太后冰冷的内心有了一丝的感动,她无法拒绝触龙提出的问题,于是“色少解”和触龙交谈了起来。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谈话有了良好的开端。

 3、 大话家常,拉近距离。

 触詟和太后接上了话,此时还不能步入正题,因为谈话才刚刚开始,太后也只是“色少解”此时如果谈及人质问题,太后马上会翻脸不认人,必定会唾触詟满面。但谁都知道,触詟晋见太后不可能只是为了问寒问暖,谈话还要继续,怎样才能让谈话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自然会引到人质问题上呢?触龙于是想到了人性中最合乎人之常情的一面――求请安排孩子。自己虽然脚有毛病,太后虽然怒气冲冲,但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进宫求见太后,这是非常自然的。因此,触詟和太后谈起了孩子,拉起了家常,无形之中拉尽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使得谈话得以继续,事情向着触龙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4、 投其所好,请君入瓮。

 应当说,触詟问候起居、关心孩子,都切中了赵太后的心理,但最能打动赵太后的恐怕不是这些,而是触詟的一句话“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做父母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赵太后溺爱孩子,众人皆知,触詟从请托孩子谈起,欲擒故纵,故意诱导赵太后谈及“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从而自然引到赵太后疼爱孩子问题上,这一对话深深地打动了赵太后。它道出了赵太后疼爱孩子的事实。此时,作为母亲的赵太后的心中也许会涌现出哺养长安君、持燕后踵哭泣、祭祀必祈祷的一幕幕往事。她的思想、感情已完全为触詟所控制,自然也就完全听由他摆布了。

 5、 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说话技巧再高,它高不过“理”字。《十善业道经》说“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意思是说,言论一定要合理,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要有信用,要令人无懈可击。说话的前提要讲一个“理”字,触詟的话之最终所以能够让赵太后欣然信服,愿意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关键在于他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以理服人。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考虑的长远一些,就要让孩子有立身之本,不要仅仅依靠权势、父母。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触詟步步诱导,旁敲侧击,明之以实,晓之以理,全部对话无一字涉及人质,但又句句不离人质。迂回曲折之中尽显语言奥妙,循循善诱之余凸现事情必然。

 说话是一门艺术,为人处事离不开说话,要想把话说好,不妨多跟古人学学。

 从齐赵关系看《触龙说赵太后》史实之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